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紧急行动送“甘霖”

    摘要:编者按9月12日,我省举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布会,聚焦水利改革成就。会上指出,我省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大型泵站改造、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现代化改造加速推进,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扩至6913万亩

  • 职工喜领中秋福利

    摘要:节前,淮北矿业集团华塑股份为职工发放花生油、香油、小米、大米等中秋节福利共11000件,职工笑逐颜开,喜气洋洋。朱秋辰张洋洋/摄影报道

  • 石台“旅游+”金名片闪耀

    摘要:本报讯石台县自2020年被认定为“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以来,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县域经济振兴,着力打造“旅游+”金名片。截至目前,该县拥有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2家,以富硒氧吧小镇、天方慢庄

  • 化解节前综合征思想疏导员送上“乡愁解药”

    摘要:秋风萧瑟,陕北的初秋被连绵细雨笼罩,添了几分寒意,也悄然在矿工们的心头织起了一张思乡之网。在这片远离皖北故土的土地上,随着中秋与国庆双节的临近,矿工兄弟们的心绪如同这天气一般,变得复杂而微妙——紧张、

  • 金泽志:熔炉铸匠魂创新不停步

    摘要: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的奥炉精炼车间内,副主任金泽志以二十九载春秋的炽热坚守,见证了从传统经验炼铜到现代智能化炼铜的华丽蜕变。金泽志的职业生涯,是创新与突破的生动注脚。他研发国家发明专利26件,以智

放大 缩小 默认

皖西600亩稻田“喊渴”——

紧急行动送“甘霖”

   期次:第8416期   

编者按

9 月 12 日,我省举行“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布会,聚焦水利改革成就。会上指出,我省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大型泵站改造、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现代化改造加速推进,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扩至691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3,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与生态安全,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皖西大地,金色的秋阳下,一场关于生命之水的紧急救援正悄然上演,为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杨集村的600亩稻田带来了久违的甘霖。

“这可是救命水呀,稻子喝上水,我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9 月 6 日,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杨集村,清水翻过田坎,注入一条长长灌渠,咕咚咕咚,流进路边一大片稻田。微风吹来,“喝饱”的稻苗,翻起层层绿波。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武看着喝饱水又重新直起腰的稻苗,如释重负。

连日来的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地势相对较高的稻田缺水严重,群众盼水心切。“我们全村耕地有 3451 亩,如果没及时供水的话,地势高的这 600 亩水稻就面临大幅减产减收,前期的辛勤肯定就白费了。可以说,现在水到哪,水稻就收到哪。”

“预报讲有雨,但一直都没有下下来,眼看着不能再等了,稻田急需用水,现在一捧水就是一捧稻。”9月5日上午,六安市水利局杨集村驻村工作队潘同豪向市水利局反映了情况,下午,市水利局、裕安区水利局相关同志立刻到村了解情况,现场进行会商,特事特办,立马开启引水灌溉相关程序,当日晚上 7 时分路口电灌站开始放水,晚 9 时水到田头,至此,稻田终于得以“解渴”。

“目前,上游梅山水库灌溉期供水已结束,渠道内水量有限,水位不断下降,需要把握时机抓紧抽水引流至杨集村,如果耽搁了,想抽水也抽不上了。”潘同豪解释道。

“水能这样快到田头,也得益于市水利局帮我们修缮的渠道,渠通才能水畅。”村民们说。据了解,该市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后,充分发挥驻点帮扶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寻求帮扶单位资金、项目、技术支持,重点加大对帮扶村灌溉、排水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水源有保障、水质有保证”。2021年,驻村工作队成功为杨集村争取到项目资金 90 万元,用于新建和修缮灌溉渠道3公里及部分水塘清淤整治,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面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驻村工作队以保收为目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通过调水、抽水等方式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据了解,近年来六安市在农村水利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年7月,凭借省发改委与省水利厅的联合支持,六安市获得高达10.45亿元的中央预算内和省水利基建投资,为水利工程的全面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六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水利部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别是在金安区率先开展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与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为全省树立了典范。与此同时,六安市还大力实施霍邱县临王段灌区等 6 处中型灌区的现代化改造工程,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扩大至 672 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9。(宋金婷 本报记者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