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涡阳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锻造“硬核”产业工人大军

   期次:第8422期   

总结先进经验、补齐问题短板、突破难点堵点……近年来,亳州市涡阳县充分认识并深刻领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治意义和时代内涵,切实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持续深化、不断创新、扎实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美好涡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解读《2024 年涡阳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作出部署……今年6月,涡阳县召开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联络员会议。

会议强调,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牢牢把握工作重点,推广运用好经验,学习总结好做法,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水平;要积极强化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督促、支持和指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各项改革政策举措落地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产业工人。

事实上,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以来,涡阳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定期召开协调小组联络员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推进。涡阳县总工会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认真落实协调小组工作规则,紧盯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推动举措落地见效。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则根据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认真组织推进,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良好态势,有效汇聚起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强大合力。

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情感……今年5月,在涡阳县总工会开展的“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新运和亳州市劳动模范崔海洋受邀走进亳州市崛起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向大家讲述自己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劳动故事,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我们作为产业工人‘后备军’,在聆听了刘劳模和崔劳模的先进事迹后,深有感触、备受鼓舞,立志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勇创新、争一流的责任担当和学本领、强技能的进取精神,以奋斗为名、谱青春之歌,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动现场,亳州市崛起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激动地说道。

“一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宣讲活动,努力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据涡阳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涡阳县坚持党建、工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一体推进,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六团六进”等宣讲活动,累计深入基层宣讲 3000 余次,并组织“班前十分钟”“思政微课堂”等活动270余场次,团结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建设工匠学院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品牌工程,是打造能工巧匠摇篮、校企合作标杆、政校合作纽带、智慧教育示范的创新举措。

2023年11月,涡阳县总工会认真筹备、精准对接,命名涡阳县科技学校、涡阳县兴华职业培训学校为涡阳工匠学院,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今年5月,涡阳工匠学院亳州市崛起职业技术学校校区揭牌,将结合县域发展实际,紧密对接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科教优势,合力构建“工会+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激发全县劳动者的干事热情和创造活力,并依托工匠学院与职业技术学校的深度合作,培养一批技能精湛、本领高超的工匠型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总体规模和技能素质双提升,为全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和人才保障。”涡阳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涡阳县总工会以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为重点,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不断发挥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展示职工才华价值、凝聚职工力量智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涡阳县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460余场、参与职工 4.8 万人;开展县级职业技能竞赛 12场,参与职工 6800 余名;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300余场次,参与职工3万余名,带动技能培训9226人、技能等级提升660人。

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的一线工人,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的科技人才,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的技术能手……今年4月,由涡阳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度“涡阳工匠”命名仪式举行,19 名劳动者获评“涡阳工匠”。尽管他们岗位有别、职责不同,却无一不彰显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本次‘涡阳工匠’的命名不仅让一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还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了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涡阳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社会地位,近年来,涡阳县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也在稳步提高。涡阳县持续畅通产业工人政治参与渠道,先后择优选拔10名产业工人到县总工会、县工商联等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在涡阳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中,产业工人代表数量和比例均高于上届党代会,其中在县人大代表中产业工人代表为13人,在县政协委员中产业工人代表为2人。同时,涡阳县定期召开厂务公开专题会议,把关于涡阳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调研活动列入调研课题,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分别提升至95.8%、90%。

此外,在涡阳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业工人精神需求摆在显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进一步丰富产业工人文化生活,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涡阳县供电公司为例,该公司工会充分发挥文化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多年来,我们着力讲好产业工人故事,通过开展‘微讲堂’‘班组大讲堂’等活动,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面推进职工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职工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为产业工人打造精神文化家园。”该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报记者 夏梦 通讯员 耿芳 史国良)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