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调解员火速出手解工伤申请难题

    摘要:五十多岁的周先生躺在病床上,医生的诊断已经下来了,手术费要8万元。上班路上一次意外,让他不知所措。申报工伤,公司“不认账”,面临高昂的手术费用,周先生在儿子建议下找到了一条线上解决矛盾的路径——随申办

  • 打通服务网约车司机“最后一公里”

    摘要:上海市静安区总工会日前携手滴滴出行举办暖“新”服务项目启动仪式,通过签约合作、服务覆盖、咨询配送等形式,进一步打通服务网约车司机职工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启动仪式上,静安区总工会正式发布了七“新”七“

  • 摘要:9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总工会组织劳模开展助企行活动。王永超、吕春花、陈树东三位省市农业劳模专家,来到盐城亭鹤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基地,为员工传技送宝。江苏工人报姜卫明董玉玲刘保顺/摄

  • 技能人才支撑“制造强市”

    摘要: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江苏有13人入选,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电气室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黄剑名列其中。这几天,他已赴清华大学参加全国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 浙江工会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插上“数智翅膀”

    摘要:“这笔钱发放得太及时了,比预期早了几个月时间,太感谢了。”前不久,浙江金华职工徐新(化名)银行账户提前收到了工会发放的生活救助金,拿到救助金后,徐新妻子陆女士由衷地感谢道。几年前,徐新突发脑梗,高昂的

  • 浙江省东阳市总工会创新“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培训模式

    摘要:今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总工会探索“沉浸式+互动式”的培训新模式,把“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条目式的内容,用简单、通俗的方式予以释疑解惑,为镇乡街道总工会、企业工会更好地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做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新增高级工以上人才191人次,数字技能人才238人次——

技能人才支撑“制造强市”

   期次:第8424期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入选 2024 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江苏有13人入选,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电气室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黄剑名列其中。这几天,他已赴清华大学参加全国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线下培训班。

让产业工人成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聚力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高地,鼓励引导广大职工争做技术能手、争当大国工匠。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高级工以上人才 191 人次,新增数字技能人才 238 人次,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逐步转向智改数转、领军人才建设。

创新培育机制,促成产业人才“双向奔赴”。市总工会推动全方位构建技能人才成长体系,厚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接续涌现的沃土。将思政教育与技能提升有机融合,推动产业工人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今年累计开展劳模精神引领宣讲、技能培训、新质生产力发展技术攻关、乡村振兴助农等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100多场次,参与产业工人5000多人次。

紧扣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增强产业工人创新能力的产改目标,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培训、练兵、比赛、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机制。今年上半年,举办“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南通市 2024 年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暨南通船舶海工“大国重器”产业集群劳动竞赛,举办启东市第二十届“为劳动者喝彩”职工劳动技能大赛,目前开展了海工、机械、建筑、教育、卫健、新业态等 10 个专场,参与职工 2.5 万人次,在全市广大职工中掀起了劳动竞赛新热潮,进一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优平台载体,树立“双争”示范标杆。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劳模工作室就是一个“孵化器”。市总工会发挥劳模工匠的“传帮带”作用,今年上半年,24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年共建立 52 个创新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 180 多条,培训职工1600多人,12名职工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养带领下走上技术岗位。成立崇太启三地海工装备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联盟将总结、提炼、交流、发布、推广联盟各工作室创新成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服务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江苏工人报通讯员 李灵瑶)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