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节临近,全国各地的喜庆氛围愈发浓厚,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9 月 25日,笔者来到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在阜阳市国旗生产企业——阜阳佳豪旗帜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正开足马力,加速生产,确保国旗能够及时发往全国各地。
步入该公司厂房,只见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在一台庞大的自动切条机旁,两位师傅紧密配合,将机器切割出的不同尺寸的国旗按规格分类。
“这台机器主要生产 1 号、3 号和 4 号国旗。”厂长姚园园介绍,该公司具备生产从 1 号到 8 号全部标准尺寸国旗的能力。
该公司的创办者是姚园园的弟弟、当地返乡青年姚丹丹。2017 年下半年,在家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姚丹丹毅然决定返乡创业。2018 年底,在西湖镇政府及大许村两委的协助下,姚丹丹将公司搬迁至大许村。
2019 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公司国旗生产量达 50余万面。此后,该公司产品线不断拓展,涵盖了各类会展用旗,并吸引了不少海外客户,产品远销欧美亚非的多个国家。
目前,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义乌、临沂等地,再转销至全国。姚园园透露,尽管前几年受到疫情及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国旗销售量有所波动,但每年仍保持在10万面左右。
40 岁的魏海琴是附近路庄村居民,自该公司落户大许村以来,她便在这里做缝纫工。起初,她每天能完成100多面旗帜的加工,随着技艺的日益纯熟,如今每天能完成七八百面。国庆节临近,她更是加班加点,平均每天能完成近1000 面旗帜的加工。“家里有 3 个孩子。这个工作离家近,既能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家庭。”魏海琴乐呵呵地说。
在一楼的打包区,一摞摞刚制作完成的国旗被整齐地分发至不同区域。工人们仔细地将国旗打包好,准备统一发往外地。其中,刘彩霞和刘现芳两位老人分别负责整理叠齐红旗和捆扎打包。69岁的刘彩霞来自华佗村,她告诉笔者,这份工作强度适中、收入稳定,且不耽误照顾孙子,“除了国庆和年底忙一些,平时来这里干活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该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近百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现已成为大许村的支柱企业。”大许村党总支书记许晓明表示。 (任刚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