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0-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探索互助养老共筑幸福晚年

    摘要:“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近日,在滁州市定远县界牌集镇徐小村,十余位老人唱起了《丰收歌》,悠扬的歌声在互助养老站点回荡。加入互助养老小组后,这些老年人经常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帮群众找到失联亲人宿松公安获赠锦旗

    摘要:本报讯10月3日,马鞍山的邬女士专程赶到安庆市宿松县公安局华阳河派出所,将一面印有“千里寻亲得相助为民解忧暖人心”的锦旗交到值班民警手中,以此感谢该所民警帮其找到失联40余年的亲人。9月20日10时许

  • “医保号”地铁专列开行

    摘要:近日,合肥市医保局在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与3号线上创新推出“合肥医保”地铁专列,将医保政策送入千家万户,助力全民健康保障。每辆“合肥医保”地铁专列由六节车厢组成,围绕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主题,从居

  • 建筑工人拾金不昧平凡善举温暖人心

    摘要:本报讯“非常感谢中铁四局的好员工张师傅,捡到钱包后第一时间联系并归还。”10月10日,合肥市包河区银杏苑小区业主章先生将一面印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至中铁四局包河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银杏苑小区施

  • “免费吃面”!合肥这家爱心面馆温暖过往食客

    摘要:“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来店里吃一碗‘牛肉面’,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气。”在合肥市宿州路上,有一家名叫“余粉叁两”的面馆,刚开业就在门前贴了一则名为“免费吃面”的告示,无偿为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免费用餐服

  • 盘活存量土地带来发展增量

    摘要:蒋李村村办教学点变身为观光民宿区(资料图  )国庆假期,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蒋李村花海旅游观光区,许多游人感受了优美的田园风光。而这里的观光民宿区,正是由一处闲置多年的村办教学点改造的。亳州市的闲置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活存量土地带来发展增量

亳州市扎实开展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助力经济发展

   期次:第8432期   

蒋李村村办教学点变身为观光民宿区(资料图   )

国庆假期,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蒋李村花海旅游观光区,许多游人感受了优美的田园风光。而这里的观光民宿区,正是由一处闲置多年的村办教学点改造的。

亳州市的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正在“活”起来。

近年来,该市探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利用”原则,遏增量和减存量并行发力,严格落实建设用地使用标准,扎实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积极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唤醒”企业“沉睡”的资产,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量。

全域治理闲置低效用地

位于涡阳经济开发区龙马产业园的安徽皖兵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主要从事生猪屠宰加工、肉制品加工、食用农产品销售等业务。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年产值在 10 亿元以上。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的土地。

2020年7月,亳州温氏晶宝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竞得涡阳县1宗工业用地使用权。2021年起,该公司反映项目地块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道路不畅通,导致不能进场施工,项目未能正常推进,申请退回项目用地,并要求返还土地出让金。经协商,涡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拟定了土地收回方案,经该县土地管理委员会研究,同意解除土地出让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权,收回的土地纳入政府储备,由涡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该地块经平整开发,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出让给安徽皖兵食品有限公司,由此焕发新生。

今年以来,亳州市采取收储或分割收储、促进加大投入或增容技改、二级市场转让、涉法涉诉处置等方式,已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663亩,有偿收储收购低效建设用地584亩,盘活工业低效用地17宗、面积1572亩,实现了从存量中挖潜增量,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和土地要素保障能力。

释放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潜力

在谯城区十八里镇蒋李村,一处闲置多年的村办教学点经过盘活利用,已经成为蒋李村花海旅游观光民宿区。

蒋李村区位优势明显,311国道、怀柴路穿村而过,涡河从村域北部流过,其中蒋李中心村是 2013 年省级中心村建设示范点。一直闲置的原村办教学点位于花海大世界核心区,与华佗百草园景区相邻。为盘活闲置资产、发挥资源优势,蒋李村党委积极与本村致富能手对接,计划将其建设成为花海旅游观光民宿区。2024 年 1 月 25 日,十八里镇蒋李村振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取得该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6.18亩,用途为旅馆用地。

不久,该项目通过与亳州文旅集团合作,总投资约 100万元,改建民宿6间、共200平方米,附带建设花海旅游休闲餐饮设施,交由第三方管理,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分红10万余元。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同时也改善了人居环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

2022年,亳州市印发了《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使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思路,谯城区试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解决项目用地问题的同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目前,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企业已审批用地 78 宗、面积772.76亩,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8宗、面积311.51亩,有效缓解了国有建设用地保障压力,释放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潜力。

唤醒企业“沉睡”资产

融资难曾是亳州市楚王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最大的“绊脚石”。

“以前,我们用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贷款,每次只能贷款一二十万元,难以及时有效地保障资金周转使用。”公司负责人楚丽芳介绍。

2021年,该公司新厂区建成投用,包括近1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仓库,以及 1 栋综合研发楼、1 栋办公楼。“我们2022年分幢办理了3本不动产权证书,可以办理抵押贷款,额度为 1000 多万元。”楚丽芳高兴地说,公司可以方便地选择银行贷款,随借随还,没有了融资方面的“绊脚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有劲头。

亳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首次登记科科长刘璐介绍,该市于 2022 年 2 月出台了《工业项目分幢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工业用地上房屋在完成工程规划核实和工程竣工验收手续后,可以分幢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企业按自身需求,可以办理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也可以分幢办理多本不动产权证书。工业企业分幢办理不动产登记后,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无须还款,由抵押双方提供变更债务履行期限的合同或协议,可以一并申请新增房屋的分幢首次登记和不动产抵押变更登记,既提高了工业企业贷款的灵活性、方便性,又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减少了企业融资成本。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亳州市还研究制定了解决部分工业项目涉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处置意见,进一步聚力解决工业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助力企业融资。截至目前,该市已为 103 家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业企业办理了不动产登记,为456家工业企业分幢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帮助工业企业融资贷款56亿元,有效“唤醒”盘活了企业“沉睡”资产,增强了企业活力,保障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我们要持续当好‘土地管家’,强化规划引领,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好城乡协调发展,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的原则,精准高效保障土地,用心用情服务企业,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承载空间和发展动力。”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星表示。(汝平 周顶 刘艳侠)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