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省又一条无人驾驶列车——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首列车顺利交付至科学城车辆段,这标志着6号线一期接车工作正式启动。
据悉,6 号线一期途经高新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肥东县,线路衔接 4 号线北雁湖站,沿玉兰大道、望江路、太湖路、尧渡河路、高亮路、钟油坊路、和平路、东风大道敷设。新建线路全长27.5km,共设17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其中与既有线换乘车站4座(1号线朱岗站,3号线洪岗站,4 号线尧渡河路站,5 号线市第三医院站)。截至目前,6号线一期17座车站中的16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36条盾构单线区间已贯通34条。
6 号线一期列车采用 6 节车厢编组的 B 型车,每节车厢长约 20 米、宽约 2.8 米、高约 3.8米,全车最大载客能力达 2000 人,最高运行速度达100公里/小时。
6 号线一期列车和 8 号线一期列车一样,按照目前国际上自动化等级最高的 GoA4 级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完成列车唤醒、休眠、启动、加速、巡航、减速、停车、车门开闭等全过程的全自动运行。列车网络采用千兆以太网环网,运用先进的融合技术,集列车控制网、维护网及智能运维信息网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显示融合、主机融合及多网融合,形成整车一体化数据大动脉。
列车配置了弓网在线监测、走行部在线监测、主/被动式障碍物检测、脱轨检测、蓄电池监测等多项实时在线检测功能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 LCU,可随时掌握核心系统运行状态,做到行车安全“心中有数”。列车还配有健康管理系统,可对列车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反馈,进一步为列车安全运行、乘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此外,车厢配置灭火器、烟温复合探头、带摄像和噪检功能的乘客紧急报警器及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车下配置感温电缆等安全设施,为乘客安全出行提供了全面保障。
列车采用先进的隔声降噪材料,且车体、车门及空调等多系统采用气密性设计,大大降低了列车运行噪声。列车配置变频热泵空调,且设有空气净化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车厢温度的自如控制,还有效提高了车内空气质量,为乘客打造出洁净、舒适的乘车环境。
此外,列车配备 43 寸动态电子地图、多媒体显示屏、端部显示屏,具备客室拥挤度智能显示功能,可在车站实时显示每节车厢的载客状态,乘客可根据拥挤情况精准选择车厢。各车厢端部还配备了USB和无线充电设施,进一步优化了乘车体验。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