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公安部门DNA技术反复比对、专业数据分析计算,近日,66岁的河南农民张宗贤在合肥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亲人,结束了长达 64 年的分离。10 月 20 日临行前,他再次流下幸福的泪水,“在外漂泊大半生,终能找到亲人,我会好好珍惜这份失而复得的亲情。”
1958 年,不到 2 岁的张宗贤被独自“留在”了上海的火车站。幸运的是,他被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一户张姓夫妇收养。
“当时我的养父母家里有6个女儿,我被收养后成为家里的老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张宗贤表示,尽管“身份”特殊,但养父母对自己却视如己出,从未告诉自己与姐姐们的不同,这个“谜底”还是邻居小伙伴在其 7 岁时偷偷告知的。
“我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家里还有哪些亲人?我还能见到他们吗?”多年来,张宗贤一直将这些疑问埋藏在心里,因为在他看来,养父母的恩情,让他不忍寻亲。
十多年前,在相继给养父母养老送终后,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再次涌上了他的心头。
于是,他先后求助江西、安徽的公益组织,最终公安部门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发现安徽合肥肥东撮镇的居民汪永荣与其符合兄弟关系。
10月18日7时,66岁的张宗贤在女婿杨楠的陪同下从河南省三门峡市驱车 700 多公里,当天 15 时到达合肥。没有做任何停留,直奔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会议室,等待着那个期盼了60多年的相聚。
当天 16 时,在肥东县公安局民警的指引下,张宗贤的大哥汪永荣、二哥汪永汉、妹妹汪永翠、侄子汪金龙及侄媳杨雪杰五人进入会议室。
66 岁的三弟张宗贤上前与 73 岁的大哥紧紧相拥、喜极而泣……随后,张宗贤跟随着哥哥妹妹们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中,晚辈们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着这位离家多年的亲人,一张迟到了 64 年的全家福定格下团圆瞬间。
汪永荣表示,60多年来从未停止对三弟的思念,他们也一直想办法寻找这个远在他乡的亲人。2019 年,母亲临终前还在挂念这个从小离开自己的孩子,希望最终能够找到他。
“这两年通过新闻报道,听说通过 DNA 数据分析有希望能找到亲人。我将血液样本提供给公安部门,希望对找到三叔有所帮助。”汪永荣的儿子汪金龙表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 9 月 24 日,社区工作人员致电汪金龙,告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张宗贤与其样本符合。随后,汪金龙的父亲汪永荣再次来到了肥东县公安局采集了血液样本。
等待了五天后,9 月 30 日肥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DNA 实验室工作人员告知,样本再次匹配成功,河南的张宗贤正是当年失散的三弟。
“能够看到时隔 60 多年亲人还能相聚,我们也为他们高兴!”肥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DNA 实验室负责人胡颖感慨道。
“2020年以来,合肥公安已助力200余个家庭实现团圆梦。”合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张利春介绍道。
(合公新 本报记者 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