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来临之际,回首已走过的二十年新闻工作之路,心中不免涌起阵阵感慨。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清晰如昨。
记得二十年前,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我告别军营,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全新的选择。我本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单位,但那时的我,年轻而充满激情,怀着一颗 对 新 闻 事 业 的 赤 诚 之心,义无反顾地再次走上了新闻工作之路。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记者,光环背后的艰辛与付出鲜为人知。
因为这份热爱,我错过了女儿成长的每一个重要瞬间。她从幼儿园迈向小学,再到中学,我未能像其他父亲那样陪伴她的成长。记得女儿读初中时,曾满怀期待地希望我能够参加她的家长会,我满口答应。然而,当那一天真正到来时,紧急的采访任务却让我分身乏术。当她看到教室里那个空荡荡的座位时,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而在另一个城市,我却只能在采访之余想象着她失落的身影。这些瞬间,如一根尖锐的刺,不断刺痛着我的心,使我在荣耀背后默默承受着孤独与愧疚。由于缺少我的陪伴与辅导,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最终未能如愿考入她理想的大学。她常常抱怨我的忙碌与缺席,那些我未能填补的陪伴空白,成了她心中永远的遗憾。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都如被巨石压迫,难以呼吸。
父亲年迈多病,有一次周末,他生病住院,我匆匆赶回老家,将他送至县城医院。刚办好住院手续,单位的紧急采访通知便接踵而至,要我连夜赶往省城参加一个重要的采访。看到父亲虚弱的模样,我的心重如千斤。原本想多陪陪父亲,却未能如愿。父亲却十分理解我,他强忍着病痛,微笑着说:“以工作为重,不用担心我!”我只得含泪向他道别,驱车赶往省城。离开病房的那一刻,我暗暗发誓,无论多忙,我都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报这份深沉的爱。
命运往往是无情的,七年前的一个夜晚,它与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父亲去世的那天下午,我正在市里参加采访,待我写完稿子时,已是深夜时分。我连夜驱车赶往老家县城医院,刚到医院仅半个小时,父亲便离开了人世。我无法抑制内心的痛楚,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仿佛这一切都只是梦境,我甚至不愿相信这严酷的现实。作为子女,我何尝不想给他多一些陪伴,尽尽孝道。然而,工作与职责却让我身不由己,那些出差和采访的日子,犹如一座座高耸的城墙,将我与父亲之间的距离无情地拉开。每次在电话中听到他微弱的声音,我的心中总有种难以言喻的愧疚。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早已成为我生活的常态。站在父亲的棺木前,我泪流满面,自责如潮水般涌来。尽管我明白,在父亲的心中,他从未责备过我,他理解我的付出与选择,默默支持着我追梦的道路,但在这一刻,这些理解变成了无尽的悲伤。许多次,我在黑暗的夜里忍不住流泪,心中那道无法愈合的伤痕如影随形。
二十年的坚持与付出,也让我收获颇丰。我先后有四十余篇新闻作品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奖项。纷至沓来的荣誉,是我对新闻事业热爱的最好见证,也是我无悔抉择的最好诠释。
我无悔当初的选择,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难,我都会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新闻之路,用笔墨书写生活的真谛,用镜头记录时代的风貌,让这份热爱与执着成为我生命中最绚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