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 11 月 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近期正式印发实施。《行动方案》提出,争取到 2027 年,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未来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 亿元。
《行动方案》围绕“一个发展目标”,即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技术策源地、未来场景应用地和未来产业集聚地。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等 7 个重点领域和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 N 个兼顾发展领域,坚持动态调整、滚动培育,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完善“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培育链路,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通过努力,争取到2027 年,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未来产业规模力争突破 2000 亿元;到 2030 年,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 亿元。
为实现发展目标,我省将开展技术创新策源、企业梯次培育、场景应用拓展、产业先导集聚、机制改革赋能、要素汇聚支撑、生态营造优化七大行动,并围绕未来产业技术、平台、项目、产品、应用、场景、先导区、耐心资本、金融服务等九个方面出台支持举措。比如,在先导区建设方面,对纳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的,结合筹建任务完成情况,省级将给予所在市最高 1000 万元奖补资金;在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方面,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按其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最高500 万元补助;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每年遴选一批省级标杆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每个给予 1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引导国资国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
《行动方案》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为抓手,引导各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原始创新型”“集聚衍生型”“赋能改造型”未来产业,开展针对性创新工作举措。《行动方案》还提出建立统筹协调、“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投入增长、应用场景驱动、产业传播、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动态捕捉、咨询服务、监测评价、容错免责等 10 项推进机制,以长效机制建设保障未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从发布会上还了解到,近日,我省还印发了《安徽省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政策举措,对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商业卫星制造发射、深空探测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针对性支持。(本报记者 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