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1-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敦厚如芋

    摘要:老家称红薯为“番芋”。深秋时节,霜降前后,番芋熟了,田野中、山坡上,随处可见挖番芋的人。吃玉米、番芋长大,对于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我来说一点也不夸张。老家在山沟的尽头,山脚下少得可怜的两分田种的稻米对

  • 冬雨清韵

    摘要:有人说,春天的雨缠绵,夏天的雨热烈,秋天的雨浪漫。可我最喜欢冬天的雨,因为冬天的雨最深邃。在山寒水瘦的季节,它就像一幅写意的国画,由远及近,由深入浅,意境悠远地横亘在天地之间,于弘恢大气中,深蕴着谜一

  • 聆听春天的声音

    摘要:查日云可谓大器晚成,退休后他又重新拾起文学梦,终于收获他第一本散文集《春天的声音》。细细翻阅他的散文集,让我对这位老朋友又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查日云的散文一如他的为人,朴实、坦诚、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

  • 墨香徽州

    摘要:阳光顺着窗棂钻进来,爬上书桌,在案头陈列的几条徽墨上温柔地抚摸,整个书房氤氲着淡淡的墨香。我凝视着这一块纯粹的黑,思绪便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了徽墨的故乡——黄山。在黄山旅游时,我有幸目睹了制墨的整个过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聆听春天的声音

   期次:第8465期   作者:□何更生

查日云可谓大器晚成,退休后他又重新拾起文学梦,终于收获他第一本散文集《春天的声音》。

细细翻阅他的散文集,让我对这位老朋友又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查日云的散文一如他的为人,朴实、坦诚、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情感。他的文字不爱雕琢,宛如谈心拉家常,却又不失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以及深刻的感悟,让人读之不觉也会受其感染,并喜欢上他的叙事风格。

《小院情深》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散文,作者“从农村迁到城里居住已有 40 年了,可是心里始终牵挂着乡下小院”。为此,他特地“选择诗情画意的秋天来重返深深眷念的小院和老屋”。其实,家乡的小院寄托了作者对父母的无限怀念。每当“看着杂草丛生的院落”,他就会想起“母亲默默地弓着腰在井边洗衣、洗菜、淘米,小狗睡在井边陪着她”,“父亲把吃饭的方桌摆在竹林边”,昔日温馨的乡村生活让作者难忘。如今乡下小院犹在,父母却先后逝世。“每当看到小院”,仿佛父母的“音容笑貌就呈现在眼前”。

正因为有着“深深的眷念”,作者特意把小院修缮了一番,以便时不时地回到小院,重温当年与父母“其乐融融生活在小院的幸福时光”。

乡村平凡的生活画面被作者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来,情景交融,恬静而又温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散文的灵魂简而言之也就两个字,一个是“真”,一个是“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情实感”。散文若离开了真实、离开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牛是我忠诚的朋友》文短意深,讲述作者12岁那年冬天,“北风哀嚎,寒风刺骨”,“棉絮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待他“好不容易才赶到牛棚”,“只见那慈祥、憨厚、劳累了一生的老黄牛已躺在地上没有了生命体征,无论我怎么摇它的角,呼唤它的名字,它都没有任何反应。当时我哭了……”于是作者与“大黄”相处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一次,作者牵着“大黄”在野外吃草,突然遭到一头强壮公牛的攻击。“大黄”逃跑时,“鼻子上的缰绳猛一拽把我拽倒在地上”,“大黄”为了保护作者“纵身一跃,从我幼小的身上跨过,我毫发未损”。“要是几百斤重的牛一脚踩在我身上,肯定不是当场毙命就是留下终身残废”。作者由此感叹“畜生在关键时刻也有灵性,它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要保护它亲密朋友的生命”。作者儿时放牛爱牛,与牛相处相伴所产生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也让作者“永远铭刻在心”。

一篇短文,一段故事,因有了这些充满情感的情节而变得精彩起来,令人读后难忘。

类似这种充满情感的文章,散文集中还有《土地》《书香伴人生》《晒秋》《岁月如歌》《家有贤妻》等,都写得各具特色,值得回味。

当然,查日云的散文创作还有提升空间。如在文字的锤炼、细节的刻画等方面都需要再下点功夫。可贵的是查日云已决定要“继续写下去,还想再出几本书,给后辈们更多的精神鼓励”。

对此,我作为老朋友自然充满期待,相信查日云在散文创作上会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