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1-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省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

    摘要:本报讯全民参保是整个医保的基础和基石。日前,我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结合本省实际,突出重点,制定了《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

  • 消费券超2700万元芜湖元旦消费“大戏上演”

    摘要:2025年元旦,喜庆氛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为满足群众消费需求,芜湖市商务部门紧抓元旦、春节等消费热点时段,组织开展迎元旦庆新春“芜湖消费”主题促消费活动,聚焦年货消费、大宗消费、文旅消费等领域,

  • 合肥市“城市中台”上线试运行

    摘要:1月2日,记者从合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安徽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合肥市级节点——合肥市城市中台项目(简称“城市中台”)正式上线试运行。“城市中台”是数字合肥建设内容中的能力底座和“操作系统”,该项目

  • 2024,回看这份与你我相关的“健康大礼包”

    摘要:新华社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包含13种罕见病用药……健康

  •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休这样实施

    摘要:新华社电坚持自愿、弹性,是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重要原则。2025年1月1日起,延迟退休在全国实施。职工到底能怎么自愿选择?提前或者延后退休具体怎么操作?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回看这份与你我相关的“健康大礼包”

   期次:第8491期   

新华社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 91 种药品,其中包含13种罕见病用药……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回看 2024 年,百姓身边的健康利好不断涌现,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托育机构有“国标”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正式实施。

标准明确,托育机构应取得提供托育服务的营业执照,营业范围中应明确注明“托育服务”或“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应设有满足婴幼儿生活游戏的生活用房及适当的辅助用房。婴幼儿生活用房应布置在3层及以下,不应布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婴幼儿用房应明亮,天然采光,生活用房窗洞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20%。生活用房不宜朝西,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遮阳措施。

学校采光照明抽检更好预防“小眼镜”

6 月,国家疾控局等 3 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 年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全国托育机构、幼儿园及学校的直接天然采光、窗地面积比、照度等情况进行抽检,保障儿童青少年在教室等室内环境下的“光环境健康”。

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首个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公布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居民医保连续参保人员、基金零报销人员,分别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保工作;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展到近亲属,推动共济地域逐步扩大。

慢阻肺病被纳入基本公卫服务项目

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逐步为辖区内的已确诊慢阻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免费提供追踪查访、常规检查等健康服务。

这意味着,与儿童预防接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项目一样,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也有政府兜底保障了。

“足不出县”看中医

9月,国家中医药局等5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完善县级中医医院设置、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系列任务,为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提供中医药保障,让“足不出县”看上好中医更快变为现实。

中国生育支持政策再发力

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4方面提出13条具体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速”

1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7 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含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到 2027 年底,各省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300项;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区域内医疗机构互认项目数超过200项。

到 2030 年,全国互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果互通共享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

新增13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11 月,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发布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 91 种药品,其中包含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玛伐凯泰胶囊等13种罕见病用药。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治疗用药相继被纳入目录……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目前,已有 90 余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罕见病药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管理

12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5 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管理。

指导意见从质量管理、服务质效、队伍建设、服务安全4个方面作出部署,要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李恒 董瑞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