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病患家属,特别是失能失智老人家属而言,日常照护已是困难重重,而前往医院就诊则更是难上加难。同时,由于专业护理人员数量有限,家属往往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此情况下,“网约护士”这一新兴模式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让他们居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的压力。
从医护人员角度来看,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从事“网约护士”工作,既能增加收入,又可以帮助他人,实现自身价值。据报道,济南的“网约护士”服务需求显著增长,有护士在四年内完成近三千单的服务,平均每月接 60 到 90 单,一个普通订单的成交金额约二三百元,而护士本人到手约70%,剩下的是平台抽成费用。这背后正折射出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养老服务需求愈发迫切。
然而,“网约护士”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脱离了医院完备的救护体系,“网约护士”的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普通家庭缺乏专业急救条件,“网约护士”在处置紧急情况时可能面临风险。此外,由于“网约护士”多为女性,独自上门服务也难免让人心存顾虑。
为了让“网约护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济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为护士购买保险、配备 GPS 定位、明确注册条件等。这些举措不仅化解了上述风险,也使得“网约护士”逐渐成为一个服务品牌。
当然,要让“网约护士”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政府加强政策制定,明确“网约护士”的执业标准、资质要求以及服务规范,确保其在提供服务时遵循严格的流程和准则,同时建立健全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网约护士”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网约护士”仍属新兴事物,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社会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网约护士”的服务内容、优势以及意义,提高公众对该群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比如,可以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让公众看到“网约护士”为患者带来的便利和帮助,消除公众对“网约护士”的疑虑。
随着相关需求的增长,对“网约护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在提升护士伤口护理、疾病监测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重强化其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此外,还需培养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其自如应对脱离传统环境后的各类突发情况。
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网约护士”定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