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重声明,请仔细阅读后购买,本品为×品牌火腿肠,因到期只能用于宠物饲养,品相好不变质,售出后不调不换。”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临期食品凭借“量大管饱还便宜”的特点刮起一阵“流行风”后,一些过期食品也在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堂而皇之地售卖起来。一些商家明知自己售卖的是过期食品,试图在详情页通过文字声明免责或者模糊概念诱人下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禁止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销售过期食品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会对市场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商家发布的所谓免责声明,并不能改变其销售过期食品的违法事实。
可见,销售过期食品发声明,并不能成为商家的“护身符”。商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所售食品的安全可靠,否则将面临法律的严惩。面对销售过期食品的问题,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充实执法队伍、配备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都是提高监管效果的重要措施。同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提高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商家自律意识,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仔细检查产品信息,避免购买到过期食品,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维权,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王铎/图 张西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