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1-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织密防线种下希望

    摘要:新华社合肥电开展沟渠清淤、加紧新居建设、推进农田整治……寒冬腊月,记者再次来到半年多前遭受洪涝灾害的黄山市歙县,看到当地干部和群众守望相助、织密防线的生动场景,也感受到灾后重建、种下希望的信心。在深渡

  • 锚定目标抓落实奋战首月开门红

    摘要:开年以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省国资委省属企业和市国资委负责人工作会议精神,锚定打造全国能源头部企业目标,聚力保安全、稳增长、提质效、促发展、防风险

  • 马鞍山:新春集市欢乐多

    摘要:1月20日,马鞍山市花山区幸福广场上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马鞍山市花山区中爱幸福路康养中心携手马鞍山市中医院、花山区杨家山社区联合举办的“欢乐迎春幸福家园”新春集市活动在此热烈展开。通过现场健康义诊、

  • 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成立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省委社会工作部、安庆师范大学共建的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在安庆市成立。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是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平台,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

  • 皖北煤电招贤矿业引领新入职大学生岗位建功

    摘要: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招贤矿业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和新入职大学生培养,着力稳步推进“1256强基”计划,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青年人才自身特点,抓好顶层设计,坚持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制定针对

放大 缩小 默认

1年跟着干、2年能单干、5年成骨干、6年领着干

皖北煤电招贤矿业引领新入职大学生岗位建功

   期次:第8504期   

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招贤矿业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和新入职大学生培养,着力稳步推进“1256 强基”计划,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青年人才自身特点,抓好顶层设计,坚持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做到“1 年跟着干、2 年能单干、5 年成骨干、6 年领着干”,引导新入职大学生实践成才、岗位建功,激活人才强企“一池春水”。

绘好人才成长“线

招贤矿业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多元评价、量化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着力推进新入职高校毕业生“1256 强基”人才培养工程,坚持实施大学生见习期基层轮岗、导师带徒、大学生担任班队长等措施,充分发挥业务骨干、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入职大学生尽快适应生活、投身实践,按照“1 年跟着干、2 年能单干、5 年成骨干、6 年领着干”的发展路径,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培养潜质、主动传承企业精神、能够扛起未来企业发展重任的后备青年人才。

生产技术部部长张乾龙、通防部副部长王鑫达是招贤矿业“1256 强基”计划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现已成为矿井建设的中坚力量。

“从综合机械化到智能化开采,从简陋的矿区环境到绿树成荫的公园式矿山,我见证了招贤矿业煤炭开采的‘技术革命’,同样,企业也见证了我一点一滴的成长。”王鑫达感慨地说,自 2020 年加入招贤矿业至今,他已从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副职。

今年 32 岁的张乾龙先后在崔木煤矿综放区、综掘区、生产技术部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立足岗位、始终紧贴现场,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在煤矿采、掘、设计、水害治理工作等方面虚心学习,共申请了 6 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完成创新成果 10 余项,“我为矿井的安全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张乾龙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根据该公司“1256 强基”人才培养工程要求,大学生入职第一年为见习培养期,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新入职员工到生产一线各岗位之间进行轮岗见习,每 3 个月轮岗一次;第二年为定岗历练期,见习生需要深入现场一线,从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历练;第三年为定向锻炼期,根据定岗期的考核和组织考察结果,选拔优秀的见习生从“管理”“技术”“技能”等方向进行定向培养。

“沿着‘1256 强基’主线,做到‘一年跟着干、两年独立干、五年成骨干、六年领着干’,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该公司党群部部长曹卫介绍说。

传好业务技能“

去年 9 月 10 日,正值教师节,招贤矿业举行了 2024 年新入职大学生拜师仪式。现场 8 名大学生分别向见习老师、思想老师呈上“拜师茶”,并签订师徒协议。

据了解,该公司按照“双师培养”的原则,为新入职大学生分别指派一名技能老师和思想老师。技能老师主要负责传授现场作业技能,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熟悉工作流程、熟知岗位业务;思想老师则主要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和生活难题,确保大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

“我将帮助徒弟端正态度、调整心理,快速适应新环境,引导他的学习和生活,让他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希望他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中流砥柱,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刘传玉说。

作为刘传玉的徒弟,罗军波到生产技术部实习时正好赶上 2306 工作面的安装和 1304(外)工作面的拆除,跟过几次班之后,弥补了他对采煤工作面收尾这一方面的专业空缺,对整个矿井的井下生产规划有了全局观念。他说:“我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平台来提升自己,学习生产技术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高效率高质量地去完成每一项工作,真正将专业知识吃透,运用到实际中去。”

掘进二部助理工程师赵宇凡加入招贤矿业仅一年多,谈起工作已然头头是道、十分专业。他认为,这归功于“1256 强基”人才培养工程。“刚来那会儿比较茫然,也不懂各种设备的操作,空有一腔想要学习的热情,多亏我的老师一直耐心地教我。”

赵宇凡口中的老师是拥有多年一线生产经验的掘进六队队长、综掘机司机杨彪。自去年 5 月与赵宇凡结成师徒以来,杨彪从旁站观察、上手实操等各个环节毫无保留地对他进行悉心教导,帮助他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

杨彪的认真态度令赵宇凡印象深刻。“每台机器都不能盲目上手,一定要先询问危险因素和操作关键,保障好安全。”面对赵宇凡想上手操作锚杆机的急切,平日里和蔼的杨彪变得严厉起来。赵宇凡说,未来在不断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习杨彪作为班组长的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筑好后备干部“

“对照表格,一项项地输入正确参数,保证通讯设备连接畅通。”在采煤部技术工作室,采煤部副部长梁纪康正带着他的两位徒弟陈岩、王伟伟学习操作设备相关知识。

梁纪康是招贤矿业最早涉及智能化采煤的员工之一,在智能化工作面操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去年在2306 工作面放顶煤生产中,围绕‘人机协同’提效率课题,老师带领我和陈岩反复研究、测试,终于将三种不同时序的放煤方式集成到一个放煤程序里,实现了放煤环节连续动作。”采煤部生产一队副队长王伟伟介绍,放煤程序通过控制放煤窗口的打开数量,不仅能够提高顶煤回收率、降低矸石量,还可使每班节省两名放煤工,每月可节省人工费用 2.3 万元。

去年,通过公开竞聘,该公司共有 4 名大学生进入到班队长队伍,王伟伟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我们走进煤矿,想要乘着智慧矿山建设的东风施展抱负,仅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王伟伟说,“创新依托于现场实际,设想实现依托于团队勠力同心。如果没有‘培养大学生班队长’这个政策,现场和管理这两个关键要素,我很难兼具融合。”

据了解,招贤矿业积极培养大学生班队长,鼓励引导大学生扎根一线,在艰苦环境中历练成才。该公司把班队长岗位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平台,注重选择有意愿、素质好、肯吃苦、善协调的大学生进行任职锻炼,并将大学生班队长作为生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性进行岗位历练、教育培训、跟踪考核、动态管理。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创新、抓未来。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是要靠人才的实力。”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纵峰说,“只要每个员工肯努力,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吴琼 本报见习记者 史洪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