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历已经翻完,若问这一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我会很骄傲地说,有幸成为安徽名人文化的推广者。
这纯粹是机缘巧合。2024 年 10 月的某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启事,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在省社科联和省文旅厅的指导下举办“讲安徽故事 述名人风采”征文大赛,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中国好人”戴清老人的形象。
一顶旧军帽、一身旧军装、一只旧挎包、一把旧水壶、一个旧瓷缸,这就是我当年在乡镇中学任教时见到的教育局副局长戴清的装扮。人们都以异样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很“另类”“不合时宜”的“老革命”。后来,我了解到,他确实是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老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到艰苦的革命老区工作。更令我惊叹的是,他在离休之后,每月拿出离休金的 80%接济那些家境贫困濒于失学的孩子。国家出台“两免一补”政策后,他又把“捐助”变为“奖学奖教”,在霍邱县第一中学等学校建立了“华清”(他特意隐去自己的名字)奖学金基金会,同时实施“精神助学”计划,到中小学做红色故事演讲报告,直到耄耋之年依然初心不改。他的事迹被广为传扬,成为点亮人们心灵的烛光。多年来,他先后被授予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十佳五老”、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3年入选“中国好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戴清老人“一辈子做好事”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着我。
一个平平凡凡的老人,“戴清”这个名字为何会“出圈”?他的故事寻常中蕴藏着怎样超乎寻常的意义?我在重温戴清故事的同时,跳出“故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故事”,愈来愈深刻认识到戴清的深刻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一是“持恒精神”,一以贯之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不渝地为人民服务;二是“自觉精神”,数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效力社会,具有高度自律的精神自觉;三是“清洁精神”,以一缕风抚慰他人,以一束光点亮他人,以一脉清流清洁物质化了的社会。
正是这有温度的精神与符号,引领着我在键盘上敲击出一行行文字。我的参赛文章获得好评,有幸成为一名安徽名人文化的推广者。颁奖会上,我应约做了《戴清对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的主题演讲。虽然站过43年讲台,面对那么多的与会嘉宾,我的心情仍然十分激动,而且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化作洪亮的语言传达出对戴清老人的敬仰之情,因为我的眼前有一座矗立的文化丰碑。
当走进安徽名人馆,伫立在江淮名人巨型浮雕前,我深感成为一名安徽名人文化的推广者,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