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剧《六姊妹》将淮南的百年古镇——九龙岗推上热搜,作为《六姊妹》的主要拍摄地,九龙岗民国小镇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打卡点。置身小镇,恍惚能看到剧中人物的身影,还有那些爱恨情仇、家长里短。
九龙岗的老街因矿而生,东、西两矿各生长出一个街区,即东九街与西九街。东九街,解放后换了新名字“矿新街”,当地人俗称“老九街”。老街为“田”字型庭院布局,两条街区道路将整个建筑群划分为四个区域,既独立成院,又相互依存,成为当时安徽地区著名的庭院式建筑典范。
来到九龙岗民国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它主要由淮南矿业所办公楼和“天地玄黄宇宙”建筑群组成。
淮南矿业所办公楼门朝西北,砖混结构,两层小楼,面积 182 平方米,建筑平面略呈C形,经侵华日军改建后具有一定日本文化元素。在《六姊妹》电视剧中,这里是向阳区人民政府,也是保健院的拍摄地,何家除了大姐以外,其他五姐妹和儿子何向东都在这里出生的。对面是红旗照相馆和田家庵邮电局,这里承载着无数淮南人的记忆。邮电局是《六姊妹》剧中的汤为民看到张建国醋意大发,差点大打出手的地方,这里本来作为开机仪式的最佳选择点,由于来往车辆多,属于交通要道,只好另外选址。
沿着淮南煤矿局的旧址往南走,经过文工团巷,到达“天地玄黄宇宙”建筑群,它是1931年动工建设,两年后建成,砖木结构,六排住宅平房,间隔10米至13米不等。每排有四或五幢单个建筑,每幢长31.5米,进深11.8米,幢与幢之间隔4米。现仍有人居住,基本保持原貌。“天地玄黄宇宙”建筑群,如同工业文明的巴比伦塔,见证着淮南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街区道路以北住户,为高级职员住宅,山歇结构,灰砖黑瓦,两户连体,各自成院。街区道路以南为普通职员住宅,外观与北边的相似。整个建筑群既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又融入西方建筑元素。此处是电视剧《六姊妹》中的何家和汤家的选址,沿淮路 12 号,是林永健主演的汤家;再往前面看,就是何家,是何常胜最早从扬州江都来安徽淮南的居住地,如今这里依然完整地保存着剧中的置景。
我们调转头,穿过时光街区的二道门一直往北走,映入眼帘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标志性建筑——铁路俱乐部,俱乐部为苏式穹顶。在它对面有一条并不太深的巷道,这里是《六姊妹》第三处拍摄地,映入眼帘的是砖砌的水池、水龙头和黑板报,巷子里的春燕酱油厂,是剧中刘美心工作的地方,这条巷道也是刘美心偷窥二女儿何家文与陈卫国的场景地,刘美心在巷子里崴了脚,被陈卫国背回家。
从二道门西侧巷子进去,朝前走大约100 米后向左转,是电视剧《六姊妹》的第四处拍摄地,是电视剧里的又一核心景区——何家单元楼。何家单元楼是为了拍摄《六姊妹》这部电视剧而新建的,完全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场景。电视剧《六姊妹》的特点,就是家戏特别多,剧中何文氏说:“家不是地方,是装着你影子的那些皱褶。”院中的梧桐树影与剧中何家姊妹纳凉的情景重叠,剧组留下的红漆标语依然在。
穿过何家单元楼朝前走,是电视剧第五处拍摄地。这里有小卖部、饭店、修车铺,剧组为拍摄该剧而建的老式瓦房“老吴便民商店”如今成为了游客们关注的焦点,柜台上有老式电话、老式布鞋、玻璃瓶白酒等商品,游客置身其间,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许多年轻人通过《六姊妹》了解父辈的生活,理解他们的价值观与情感逻辑。
剧中何家姊妹的奋斗与挣扎,让年轻一代看到了历史的重量与生活的韧性。在商店门口摆放着淮南特色小吃,如炸土豆片、牛肉汤、豆腐脑等,游客在此处可以免费品尝。
一部电视剧《六姊妹》带火了九龙岗民国小镇,青砖黛瓦间,藏着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在这里,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打卡地;在这里,能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温暖;在这里,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何家记忆”。(朱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