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种一棵树

    摘要:孩提时代,我在乡间度过,父亲总爱在房前屋后播洒生命的绿意。去年,我重返故乡,父亲悠然地坐于树荫之下。老屋四周,大树挺拔参天,新苗亦在茁壮成长。母亲轻叹:岁月流转,而你父亲始终坚守种树的初心。《礼记》有

  • 匡河春早

    摘要:河水清澈映照匡河完整的思绪沉睡在水底软泥上的菹草、苦草还有黑藻相互缠绕悠悠地在水底招摇此刻的草鱼像那些富贵闲人栖息在水草间一动不动或者游来荡去掐尖挑嫩尽享口福划过的涟漪中颤抖着涌出年前环卫工人在凛冽的

  • 枝叶间的分寸

    摘要: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片小树林,树林里以油杉居多,我经常在此攀爬玩耍。一天,我仰头追寻一只飞翔的喜鹊,却意外发现油杉树与油杉树的枝叶间竟然留有一条缝隙,我觉得很是奇妙,便问父亲这是为什么?父亲说:“这是

  • 三月,花的时光密语

    摘要:三月,所有关于绽放的动词都开始显形——破土的、抽枝的、含苞的……那些共情女子的物事,终将在这个节气里成为春天本身。御园街不深,像那涉世不深的花店老板娘,也是与玫瑰花相仿的年纪。她起得很早,玫瑰含露欲滴

  • “卖花渔村”:活态史诗中的徽州瑰宝

    摘要:车过徽州古城,沿渐江蜿蜒而上,忽见青山环抱处浮起一片白墙青瓦。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马头墙,恰似宣纸上晕染开的水墨,这便是“歙县第一桃源”的卖花渔村。这个将江南水乡韵味与徽州山居风情完美交融的古村落,不仅保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月,花的时光密语

   期次:第8532期   作者:□葛亚夫

三月,所有关于绽放的动词都开始显形——破土的、抽枝的、含苞的……那些共情女子的物事,终将在这个节气里成为春天本身。

御园街不深,像那涉世不深的花店老板娘,也是与玫瑰花相仿的年纪。她起得很早,玫瑰含露欲滴,斜簪在发髻,宛若未拆封的胭脂信札。花刺隐在萼片下,像少女藏在课桌里的情书,忽地刺痛她的手。她含住手指,咽下指尖开出的花。

玫瑰是 20 岁时的短歌。层层绸缎裹着蜜酿的心事,晨光给每道褶皱描上金边。张爱玲说,红玫瑰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小城印巷”里捧着玫瑰拿铁的姑娘不信。她们把奶泡抿成唇上的霁雪,举着手机追逐眼里的光——快门按下的刹那,春风恰好掀动裙摆,露出锁在蕾丝边里的春天。笑声掠过灰墙,惊醒了砖缝里酣睡的婆婆纳。

20 岁的光阴,像玫瑰藏刺,带露折枝,终要开得惊心动魄。

“江南”糕点飘来刚出炉的焦香,那个忙前忙后的服务大姐却是北方人,就像一众金灿灿糕点间的那盆郁金香,显得格外惹眼。她淡妆素颜,干净利索,大步流星,丝巾掠过柜台,泛起涟漪,恍若多年前婚礼上曳地的头纱。她弯腰给顾客拿糕点的姿势,或许还是当年在图书馆够取精装书的模样,只是无名指上的钻戒已褪成温润的玉。

几朵郁金香,举着高脚杯,在蓝白釉瓶里自酌自饮。浅紫色贝母形花冠微微颔首,像伍尔夫“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的独白。30多岁的女人,有种被岁月打磨过的光泽,像郁金香从奥斯曼传到荷兰的几百年,每片花瓣都沉淀着丝绸之路上吹来的风。她低头给顾客找零钱,一缕青丝散落,恰似《金石录》里被李清照用朱砂圈点的注脚。她不曾察觉,面粉沾在眼睫,真像给岁月别一朵飞雪的簪花。

梦蝶广场上,打扫卫生的阿婆抱着一束康乃馨,迟迟不肯扔回垃圾桶。绒毛沾着露水,像婴儿腮边粉嫩的奶渍;层叠的花瓣,像反复漂洗的棉布衬衫,舒展成温柔的波浪。那些粉白相间的花朵,是岁月编织的茧,沾着露水的骨朵,是否让她想起年轻时旗袍襟口的盘扣?

康乃馨的褶皱里藏着旧时光。阿婆一手抱着康乃馨,一手拖着工具,走向远方。阳光把她濯洗,浇铸成一尊青铜像,投影在广场的浮雕墙上。墙角里的野蔷薇趁机攀上砖墙,偷听雕塑里尘封的往事。

或许,整个春天都是女人的自传,每朵花里都站着一位女神。

当灯火渐次亮起,每扇窗都在编织时光的经纬:女孩从书包里掏出一朵蔷薇;急诊室护士的制服口袋别着粉百合;办公室最后关灯的女人把唇涂成茶花红……三月从不曾薄待任何花期。当18岁的姑娘为玫瑰剪去尖刺,30岁的妻子将郁金香球埋进冻土,50 岁的母亲用康乃馨汁液染红糯米……她们都收到20岁的自己寄来的信。

时光在女人身上显形为花的年轮,女人与花都是岁月的通灵者。在三月,你会突然醒悟:所有时光的褶皱里都藏着一朵不败的春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