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不负春光筑水脉奋进扬帆惠民生

    摘要:新年开新局,跑好“第一棒”。江淮大地上,安徽建工旗下建工水利的建设者们,正忙着建灌区、筑坝闸、固堤防、畅渠系,用担当奋进、真抓实干奏响江河日新的交响曲,绘就人水和谐的新画卷。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上冲锋在

  • 淮北矿业青东煤业:下好降本增效“一盘棋”

    摘要:本报讯近日,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管理人员及部分基层单位机电工到该矿机电科开关修理组“365”标准化创建现场进行观摩学习,该科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最终凭借98.39分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据

  • 休宁:唤醒古道资源激活文旅“春水”

    摘要:春风暖,古道热。3月8日上午,在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通往木梨硔的大凹岭古道上,一拨拨游客行走其间,山间粉红的野樱不时闪现,远处黄色的檫树点缀在山林间,云海在翻腾,宛若波涛汹涌,美不胜收。走在这样的古道上

  • 文明扩绿好人成林

    摘要:3月11日,芜湖市“乡风文明我践行——文明扩绿好人成林”集中植树暨芜湖好人文化园开园活动在湾沚区花桥镇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举行,该市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代表参加集中植树活动,引导广大

  • 桐城市多方发力推进城乡居保事业发展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桐城市紧紧围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在扩面提标、兜底保障和优化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推动城乡居保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桐城市城乡居保参保人数3

  • 首创市镇村“好大姐工作室”

    摘要:“谢谢你们的帮助,我们张家终于走出了前段时期那阴暗的日子。”近日,天长市汊涧镇釜山社区居民张大妈提着一面题有“热心‘好大姐’,调解为人民”的锦旗走进社区“好大姐工作室”。不久前,张大妈一家因夫妻、婆媳

放大 缩小 默认

休宁:唤醒古道资源激活文旅“春水”

   期次:第8535期   

春风暖,古道热。3 月 8 日上午,在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通往木梨硔的大凹岭古道上,一拨拨游客行走其间,山间粉红的野樱不时闪现,远处黄色的檫树点缀在山林间,云海在翻腾,宛若波涛汹涌,美不胜收。走在这样的古道上,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欣赏美景,沿途还有合欢树打卡点和众多的历史遗迹,有很好的故事,可以讲述。1个小时左右的行程,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来自合肥的游客小张觉得非常值得,他们一群人有30 多人,而这种情景,在每个节假日几乎都会发生。

徽州古道作为古代交通的载体,今天它的交通功用已经式微,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旅游价值还是存在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村落里,更有着看点和卖点,较好地实现快进慢游,串点成线的作用。

休宁,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交界处多为崇山峻岭,五龙山脉、白际山脉和黄山余脉横亘四周,中有齐云山,有300多里长。在古代城镇与乡村之间连接的多为古道,盆地地区古道损毁严重,但在一些高山地区,还是保留了大量古道,如著名的浙岭、平鼻岭、右龙岭、吊石岭、觉岭、五龙山、塔岭、回岭、徽开、马金岭、徐霞客等古道,有 20 多条,大多保存较为完好,有的已列入省、市、县文保单位。还有一些乡村之间的支道,就更多了。仅祖源村,就有祖源岭、言田岭、大凹岭及思贤岭四条古道,长达 10 多公里,大多保存完好。古道沿线大多为中国传统村落。

随着人们健康出游的理念日益普及,都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走古道旅行,兴起了古道热。部分古道存在年久失修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影响体验感,为此,该县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结合和美乡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对部分古道进行了维修,如浙岭古道、回岭古道、仰山古道等,都做了维修。溪口镇近年来就先后对大凹岭古道、思贤岭古道、矶岭古道等进行了维修,实现了祖源与木梨硔两座传统村落的联动发展。去年下半年维修的思贤岭古道,不仅整修了路面,还挖掘了沿途的故事,如朱元璋三访朱升、思贤岭战斗等,挂上了明朝开国谋士朱升题写的诗句,沿途设有简易木凳,让古道不仅好走,还有看点,让人如沐春风。

唤醒潜在的资源,激活一池春水,为乡村文旅赋能。通过古道维修,许多古道沿途的村庄,都成为游客汇聚之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美誉度。如榆村乡的岭脚村,因为地处徽开古道出发地,因此,每逢节假日来此爬古道的就特别多,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过来,带动了岭脚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民宿业日益红火。还有像“皖浙赣”省委所在地——石屋坑村、鹤城乡樟源里村、板桥乡樟前村、渭桥乡渠口村,古道游都是其很好的文旅热点,有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如浙岭古道“堆婆冢”的故事,让方婆遗风传承千年;汪村镇岭脚村历来每年七月半,有义务修路的路会,传承300多年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古道热肠的村风,在该村蔚然成风。

“古道具有不可复制性,保护和利用好古道资源,讲好休宁传统村落的故事,将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要一以贯之努力做好。”该县住建部门负责人表示。(汪红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