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暖,古道热。3 月 8 日上午,在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通往木梨硔的大凹岭古道上,一拨拨游客行走其间,山间粉红的野樱不时闪现,远处黄色的檫树点缀在山林间,云海在翻腾,宛若波涛汹涌,美不胜收。走在这样的古道上,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欣赏美景,沿途还有合欢树打卡点和众多的历史遗迹,有很好的故事,可以讲述。1个小时左右的行程,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来自合肥的游客小张觉得非常值得,他们一群人有30 多人,而这种情景,在每个节假日几乎都会发生。
徽州古道作为古代交通的载体,今天它的交通功用已经式微,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旅游价值还是存在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村落里,更有着看点和卖点,较好地实现快进慢游,串点成线的作用。
休宁,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交界处多为崇山峻岭,五龙山脉、白际山脉和黄山余脉横亘四周,中有齐云山,有300多里长。在古代城镇与乡村之间连接的多为古道,盆地地区古道损毁严重,但在一些高山地区,还是保留了大量古道,如著名的浙岭、平鼻岭、右龙岭、吊石岭、觉岭、五龙山、塔岭、回岭、徽开、马金岭、徐霞客等古道,有 20 多条,大多保存较为完好,有的已列入省、市、县文保单位。还有一些乡村之间的支道,就更多了。仅祖源村,就有祖源岭、言田岭、大凹岭及思贤岭四条古道,长达 10 多公里,大多保存完好。古道沿线大多为中国传统村落。
随着人们健康出游的理念日益普及,都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走古道旅行,兴起了古道热。部分古道存在年久失修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影响体验感,为此,该县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结合和美乡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对部分古道进行了维修,如浙岭古道、回岭古道、仰山古道等,都做了维修。溪口镇近年来就先后对大凹岭古道、思贤岭古道、矶岭古道等进行了维修,实现了祖源与木梨硔两座传统村落的联动发展。去年下半年维修的思贤岭古道,不仅整修了路面,还挖掘了沿途的故事,如朱元璋三访朱升、思贤岭战斗等,挂上了明朝开国谋士朱升题写的诗句,沿途设有简易木凳,让古道不仅好走,还有看点,让人如沐春风。
唤醒潜在的资源,激活一池春水,为乡村文旅赋能。通过古道维修,许多古道沿途的村庄,都成为游客汇聚之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美誉度。如榆村乡的岭脚村,因为地处徽开古道出发地,因此,每逢节假日来此爬古道的就特别多,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过来,带动了岭脚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民宿业日益红火。还有像“皖浙赣”省委所在地——石屋坑村、鹤城乡樟源里村、板桥乡樟前村、渭桥乡渠口村,古道游都是其很好的文旅热点,有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如浙岭古道“堆婆冢”的故事,让方婆遗风传承千年;汪村镇岭脚村历来每年七月半,有义务修路的路会,传承300多年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古道热肠的村风,在该村蔚然成风。
“古道具有不可复制性,保护和利用好古道资源,讲好休宁传统村落的故事,将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要一以贯之努力做好。”该县住建部门负责人表示。(汪红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