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黄山览胜、游九华山水、住特色民宿、享温泉养生……2024年,安徽省总工会聚焦职工疗休养“扩面、提质、增效”,不断健全和落实职工疗休养政策,着力加强职工疗休养基地建设,持续深化职工疗休养交流协作,推进职工疗休养工作提质升级,让广大职工在山水之间放松身心、充电蓄能。
扩大一线职工疗休养覆盖面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传承好革命精神。”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驻村第一书记张润颖说起在去年年底参加黟县总工会组织的“红色教育+疗休养关爱”劳模工匠疗休养活动时,劲头十足。
职工疗休养不仅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的重要手段,更是助力文旅产业复苏、刺激消费增长的关键举措。省总工会连续九年将职工疗休养工作列为“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项目之一。省总工会还制定了《2024 年全省工会组织 20 万名职工疗休养工作方案》,联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将疗休养经费标准提升至 460 元每人每天。
一线职工既渴望参加工会活动,又难以挤出时间参与,难免“心向往之,力所不逮”。2024年 7 月,庐江县总工会创新推出的“微休养”活动则充分考虑到职工的个性化需求,精心组织“万名职工游庐江、住民宿、泡温泉”系列普惠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个人兴趣以及身体状况,自由选择休养的时间和地点,再也不用为时间冲突、地点不合心意或活动内容无趣而烦恼了!”一位亲身体验过“微休养”的职工如是说。
省总工会始终坚持服务基层一线的工作导向,让更多的一线职工能够参与到疗休养活动中来,切实将“娘家人”的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上。
“省总本级每年拿出大额工作经费,用于本级和补贴市级开展疗休养,示范带动全省职工疗休养活动蓬勃开展,我省职工疗休养由每年数千人跃升到每年 20 万余人规模。”省总工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道。据了解,2024 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已组织 21.5 万名职工参与疗休养活动。
推动疗休养基地建设提质升级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全省职工疗休养工作推进会暨大黄山职工疗休养宣传推介活动在池州市石台县举行。
活动现场,省总工会发布了国康安徽(巢湖)康养基地第65家单位为第三批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基地,使全省基地总数达到165家,其中大黄山地区占据 90 家,占比超过 55%。这些基地不仅实现了与沪苏浙地区的互认共享,还通过制定管理细则、开展评估、成立大黄山疗休养基地联盟、举办职工疗休养基地技能服务大赛等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 2024 年“徽州百工”黄山市职工疗休养基地服务技能竞赛现场,参加比赛的酒店工作人员小李受益良多:“这次比赛让我见到了很多同行中的高手,今后要更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来疗休养的职工做好服务工作!”此次竞赛项目包括创意疗休养产品推介和中餐主题宴会摆台两个项目,参赛选手们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将一方方餐桌变成了艺术的舞台,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近年来,省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通过高标准建设疗休养基地、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区域协作,推动了职工疗休养服务的提质升级,充分体现了工会服务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拓展长三角疗休养“朋友圈”
2024年6月4日,随着一场声势浩大推介会的举办,诗意黄山迎来了车间一线劳动者。这些一线劳动者不仅来自安徽,也来自范围更大的长三角地区。
当天,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交流协作暨“我在大黄山疗休养”宣传推介活动在安徽黄山市举办。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四地总工会共同签订了《支持大黄山职工疗休养活动意向书》。这一活动用“疗休养”将“长三角”“大黄山”两个超级IP进行串联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当天,上海市总工会、江苏省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安徽省总工会及各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共组织 360 个疗休养团 14392 名职工赴“大黄山”地区疗休养。
“我们对这次丰富多彩的疗休养充满期待,感谢工会对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走进大黄山,感受古徽州的人杰地灵;走进古村落,感受徽文化的悠长雅韵;走进山水间,让心灵对话大自然。”上海城投集团职工李阳是这次首发团成员之一。
省总工会不仅积极吸纳长三角职工走进安徽,更坚持主动融入,不断拓展职工疗休养长三角交流协作“朋友圈”。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及疗休养基地赴沪苏浙开展宣传推介127场次,吸引沪苏浙来皖疗休养82.9万人,直接拉动消费24.9亿元。
2024 年年底,宿州市砀山县总工会组织40名一线职工赴上海开展为期三天两夜的特色疗休养活动。此特色疗休养活动以促进职工身心健康为理念,休养为主、疗养为辅,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休闲疗愈有机融合,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程开展特色辅导,在疗休养的大巴上,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职工打造了一场“边走边疗愈”的身心充电的跨省之旅。
下一步,省总工会将持续完善疗休养服务矩阵,将职工身心关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让更多职工在疗休养中焕发活力、蓄力前行。(本报记者 邹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