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芜湖市全省首发糕点生产环节微生物防控指引

    摘要:本报讯为破解糕点行业微生物污染防控难题,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发布《糕点生产环节微生物防控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绣花功夫”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用“创新服务”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糕点既承

  • 湿地鸟岛生态家园

    摘要:3月23日,小鸟在铜陵市西湖城市湿地公园鸟岛上栖息、飞翔。近年来,铜陵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西湖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和生态修复,形成了以鸟岛、芦苇、水中森林等为一体的鸟类生态系统,吸引

  • 安庆市以“金融活水”浇灌“科技之花”

    摘要:近年来,安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科技贷款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达47.52%,增幅居全省第3位。推动科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与科大讯飞共谋产业合作路径

    摘要:本报讯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与科大讯飞开展合作对接交流活动。本次对接交流主要聚焦医工融合领域,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的合肥锐世、星眸生物、中科知奇等7家企业开展了项目路演。交流会议就医

  • 蚌埠市:助力高校毕业生从“校园创客”变身“市场新星”

    摘要:近日,蚌埠市刘美玲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再次为学员吕鑫伟的个性化手机配件小店精心制订“成长礼包”,助力这位创业“萌新”变身为电商平台上的“爆款制造机”。面对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创业经验“短板”,近年来,在

  • 宣城市打造全流程就业援助服务闭环

    摘要:今年以来,宣城市人社局聚焦大龄、残疾、长期失业、零就业家庭等重点就业困难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精心打造“精准识别-个性帮扶-援助兜底-跟踪回访”全流程就业援助服务闭环,帮助就业困难群体

  • 政策措施落地落细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记者日前在调研中了解到,各方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前不久,由于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措施落地落细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期次:第8542期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记者日前在调研中了解到,各方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由于大客户追加订单,安徽滁州宝岛特种冷轧带钢有限公司急需流动资金 600 万元购置原材料。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指导相关银行灵活运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快速对接、授信。

“不到 5 个工作日,600 万元就打到了账户,为我们采购原材料送来了‘及时雨’,预计一季度公司产值较上年同比增长超20%。”该公司董事长王兵说。

融资“活水”,助力民营企业迈过发展难关。近期以来,各部门各地方聚焦民营企业重点关切,围绕减轻企业负担、优化政府服务等方面推出务实举措,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

近期,浙江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从优化行政检查方式方法、严格行政检查标准、强化行政检查监督等方面提出细化要求,杜绝运动式检查、变相检查、任性检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各地谋新策出实招:深圳发布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3 个工作方案,上海推出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十条措施,辽宁沈阳发布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市场准入是民营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重点提供市场开拓、权益保护等服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总体要求、部门职责、审查标准、审查机制、审查程序以及监督保障措施等……惠企政策协同联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更多企业敢闯敢干敢投。

“工商银行未来3年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支持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1 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 2012 年的 2.8万家增长至 42 万多家,占比由 62.4%扩大至 92%以上。

聚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各地因地制宜积极作为:

江苏支持民营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河北部署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跃升行动,探索建立服务产业集群的共性创新平台;湖北布局建设多类型、多层次科技成果转移和孵化平台,鼓励大中小企业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

部门政策持续加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降低再贷款利率,优化再贷款政策流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共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国家以政策的确定性帮助我们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爱辉深有感触地说,实打实的政策支持,给予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民营企业预期向好,发展信心逐步增强。2 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 89.8,创下近 4 年来的最高值;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0.2%,重返扩张区间。

“我们近期调研明显感受到,政策支持力度大的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更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也为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用好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和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对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精准施策、真帮实帮,把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魏玉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