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省“皖美驿站”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摘要:本报讯3月30日,记者从省交通厅获悉,近日,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在上海举办,大会正式发布《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我省“皖美驿站”链动乡村产业振兴入选典型案例。近年来,省交

  • 前两月我省规上服务业开局良好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育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八大服务业,规上服务业延续稳健态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1-2月,全省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29.6亿元,同比

  • 长江不夜城引领夜游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3月29日晚,刚刚入列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马鞍山长江不夜城灯火璀璨,大批游客前来夜游打卡。长江不夜城为马鞍山重磅打造一个创新型文旅项目,以新长江文化为核心,先后打造出千里长江画卷、长江主题花

  • 皖企船板钢种认证再获突破

    摘要:本报讯3月31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近日,安徽钢铁行业又迎喜讯:铜陵旋力特钢斩获五国船级社认证。此前,六安首矿大昌于2024年已率先取得中国船级社认证证书。两家企业跨越年度的技术突破,共同描绘出安徽

  • 我省强化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摘要:本报讯3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特别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

  • 黄山市首发《美丽黄山建设规划纲要》

    摘要:本报讯近日,《美丽黄山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经黄山市政府第七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这是我省第一个出台的市级美丽建设规划纲要,也是黄山

  • “学分银行”助产业工人能力学历双提升

    摘要:本报讯3月31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载《“学分银行”助产业工人能力学历双提升》,报道“学分银行”制度在安庆工匠学院的落地。“产业工人学分银行”首批试点将构建起“工会搭台、院校授课、企业用才”的协同机制

  • 我省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护航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3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

  • 2024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摘要:新华社3月29日电交通运输部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3亿标箱,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同期,在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八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护航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8548期   

本报讯 3 月 28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11.4%、22.7%、6.5%,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消防火灾事故、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防灾减灾救灾实现“三个下降”,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倒损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 5 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 59.3%、66%、36.6%。

据了解,我省坚持多元共治,完善“全链条”安全责任体系,牢牢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拧紧责任链条,紧盯责任落实。一是“明责”。动态更新“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厘清省直 45 个部门 256 项安全生产职责。二是“盯责”。严格刚性约束,建立完善考核巡查、预警提示、警示约谈、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指导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整治消除重大风险隐患。三是“问责”。强化“隐患前追+事故后追”,责任倒查159人,省级挂牌督办事故7起、提级调查4起。

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全覆盖”督察检查体系,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开展安全生产督察。聚焦安全生产责任措施和全局性重点工作落实,完成首轮2批对6个市和2个省直单位的督察。聚焦专项治理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压茬推进 5 轮全覆盖指导服务,治理隐患 6692项。三是省安委办会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一竿子插到底”突击抽查,强化真督实查、压茬推进、闭环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围绕全领域覆盖、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管,提升“最先一公里”安全预防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化解能力。实施矿山、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37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督促整治重大事故隐患 1.9 万项,推动企业设备设施和生产工艺改造 9.8 万项。紧盯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开展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和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等“全链条”整治,消除隐患 56.5 万项。关闭退出、整合重组、升级改造矿山29座,“一库一策”治理“头顶库”31座,销号尾矿库3座。全省39家化工园区均实现安全风险等级达标,现有10 家硝化企业全部完成自动化改造。制定工贸行业安全生产30 条硬措施,实施电焊机“加芯赋码”,接入焊机数据4.5万余台。

坚持科技赋能,健全“多层次”支撑保障体系,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立足大震巨灾、“三断”等极端复杂困难情况,争取中央国债资金 12.78 亿元,省市县配套资金5亿元,开展预警指挥、航空应急、基层防灾、工程抢险等项目建设。充实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安全生产类专业救援队伍 126 支、自然灾害类 214支,区域应急救援基地5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2个、水上工程救援基地 1 个,配发基层抢险救援装备 6.92 万套。强化安全风险智能监测。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成城市生命线、尾矿库、危化品、油气长输管道、烟花爆竹仓储企业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监测系统,高效响应处置各类预警48.5万余次。

坚持机制牵引,形成“全过程”灾害应对体系,关口前移防控重大涉灾风险。明确省市县乡四级防汛包保责任人 1.7 万余名、城市防汛排涝责任人 4200 余名,纳入省应急指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一键呼叫,灾害预警和临灾“叫应”直达基层。高效处置黄山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024 年 6 月黄山市遭遇强降雨袭击,省防办紧急集结救援力量 6400 余人投入抗洪抢险。针对歙县4 个村庄“三断”问题,调派 20 架无人机、直升机紧急驰援,第一时间打通生命通道。全力应对长江、淮河流域性洪水。在江淮之间、淮北地区梯次前置抢险救援力量 9.5 万人,及时处置堤防险情 245 处。为 696 个村配备卫星电话,果断转移人员 9.3 万人。扎实开展灾害救助,争取中央救灾资金 4.73 亿元、物资 4.6 万件。各项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有力确保了干支流堤防、水库等重点防洪工程安全,确保了交通、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确保了灾区安定和社会大局稳定,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报记者 张恩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