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宿松县架“电商金桥”揭开发展新篇

    摘要:“这个鸵鸟蛋我们直播间是第一次上,每一个都是2斤以上,大家在评论区互动一下,统计好有多少朋友想要……”湖北省黄梅县商务局副局长叶真平在他的抖音直播间与粉丝互动,为安庆市宿松县柳坪乡农户推荐山区农特产品

  • 巧手做青团浓情寄清明

    摘要:近日,在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长江路幼儿园佳和分园,孩子们正在学习制作青团。当日,亳州路街道团工委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巧做青团情寄清明”主题活动。赵明/摄

  • “云上邮路”畅通乡村物流

    摘要:3月31日,随着首趟次搭载快递件的班车缓缓驶入黄山市休宁县璜尖乡,满含村民期待的“客货邮”进村项目赶在繁忙的茶季前及时开通。璜尖乡地处边远山区,快递难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为了取快递,村民们不得不翻越40

  • 481名乡村“大支”让“告别”更文明

    摘要:“多亏了‘大支’的帮忙,让我们家的这件大事办得省钱、省心又文明。”近日,明光市岗王村村民李新跃,对“大支”所发挥的作用表达了充分认可。前不久,李新跃的父亲在家中离世,按照风俗,其亲属请来当地“大支”张

  • 安徽两人荣登见义勇为勇士榜

    摘要:近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安徽有2人上榜,他们是黄山市黟县美溪乡美坑村光明组居民李守康和淮南市八公山区和平小区物业保安员吴怀军。李守康:除夕夜徒手转移爆燃煤气罐今年1月28

  • 这里的乡亲主动把田地“交”给村里

    摘要:最近,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马衙村发生了一件新鲜事:新建组、共义组村民纷纷托村民组长“做媒”,希望村里把他们300多亩的田地流转。“好好的田自己不种,为什么要‘交’给村里?”面对笔者的提问,马衙村党总支

放大 缩小 默认

481名乡村“大支”让“告别”更文明

   期次:第8551期   

“多亏了‘大支’的帮忙,让我们家的这件大事办得省钱、省心又文明。”近日,明光市岗王村村民李新跃,对“大支”所发挥的作用表达了充分认可。前不久,李新跃的父亲在家中离世,按照风俗,其亲属请来当地“大支”张守刚帮忙张罗后事。

“他们家最初准备办 30 多桌。”张守刚说,“我对他们说,现在到处都在提倡‘丧事简办’,不应该铺张浪费。加上春节刚过没多久,很多亲友尤其是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家请假回来耽误事情不说,万一再把工作弄丢了……”通过张守刚的耐心劝说,这次白事只摆了十来桌,整个治丧过程简约而庄重。在“大支”的操持下,这场“简单”的白事,受到当事人亲友连连称赞。

在当地,群众遇上娶亲、嫁女、生育、祝寿、丧葬等红白喜事,总要请“大支”张罗事宜、协调指挥。“大支”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办事公道,且通晓民俗文化礼仪的长辈担任,在村里“说得上话、管得了事”,具有天然的“人缘”“亲缘”优势。前些年,受附近县(市)攀比之风影响,不少村民在家中遇到红白喜事时,习惯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明光市各乡镇针对过去“婚丧嫁娶”中各种不良风气,动员村民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尤其将“大支”这支活跃在乡里乡亲间,威信高、口才好、对本地风俗习惯十分熟悉的群体,发展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主导力量。

“买房、买车、开业,不请客不收礼,不互相攀比,不铺张浪费,我们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把人情负担减下来,让人情新风扬起来。”3 月 27 日,以苏巷村褚言友为代表的“大支”们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帮群众算“经济账”“人情账”,引导大家自觉摒弃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其所在乡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建文明新风管家劝导平台,吸纳当地 20名“大支”、6 名“红娘”组建“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说变化,引导村民新事新办、丧事简办,使人情减负入耳、文明之花入心。

在明光市,像张守刚、褚言友这样的“大支”共有 481 人,他们通晓当地民俗礼仪且办事公道,具有天然的“人缘”优势。在深入调查该市 118 家“草台班”和丧葬“一条龙”铺子的基础上,明光市组建152 支村级“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通过一位位“大支”上门张罗事宜、指导礼仪,劝导群众节俭办事、降低彩礼。

“随礼不超过 300 元”“联合宴请不超过 20 桌”“婚车不超过 6 辆”……明光市通过制定出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实施细则”“移风易俗明 10 条”“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明确倡导、反对、禁止的具体事项和新办、简办、不办的具体标准,发动“大支”以情说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尚。

与此同时,明光市充分发挥基层力量,规范设置城区治丧点 16 个,建设乡镇“新风堂”、文明新风示范酒店 29 个,聘任 481 名“大支”担任宣讲员,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引导群众文明治丧。

乡村间,一位位“大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政策,推动文明节俭治丧,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相关部门也切实提升殡葬服务能力,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引导文明健康的殡葬方式,用尊重与关爱护送生命体面地离开。

(包增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