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大支’的帮忙,让我们家的这件大事办得省钱、省心又文明。”近日,明光市岗王村村民李新跃,对“大支”所发挥的作用表达了充分认可。前不久,李新跃的父亲在家中离世,按照风俗,其亲属请来当地“大支”张守刚帮忙张罗后事。
“他们家最初准备办 30 多桌。”张守刚说,“我对他们说,现在到处都在提倡‘丧事简办’,不应该铺张浪费。加上春节刚过没多久,很多亲友尤其是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家请假回来耽误事情不说,万一再把工作弄丢了……”通过张守刚的耐心劝说,这次白事只摆了十来桌,整个治丧过程简约而庄重。在“大支”的操持下,这场“简单”的白事,受到当事人亲友连连称赞。
在当地,群众遇上娶亲、嫁女、生育、祝寿、丧葬等红白喜事,总要请“大支”张罗事宜、协调指挥。“大支”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办事公道,且通晓民俗文化礼仪的长辈担任,在村里“说得上话、管得了事”,具有天然的“人缘”“亲缘”优势。前些年,受附近县(市)攀比之风影响,不少村民在家中遇到红白喜事时,习惯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明光市各乡镇针对过去“婚丧嫁娶”中各种不良风气,动员村民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尤其将“大支”这支活跃在乡里乡亲间,威信高、口才好、对本地风俗习惯十分熟悉的群体,发展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主导力量。
“买房、买车、开业,不请客不收礼,不互相攀比,不铺张浪费,我们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把人情负担减下来,让人情新风扬起来。”3 月 27 日,以苏巷村褚言友为代表的“大支”们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帮群众算“经济账”“人情账”,引导大家自觉摒弃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其所在乡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建文明新风管家劝导平台,吸纳当地 20名“大支”、6 名“红娘”组建“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说变化,引导村民新事新办、丧事简办,使人情减负入耳、文明之花入心。
在明光市,像张守刚、褚言友这样的“大支”共有 481 人,他们通晓当地民俗礼仪且办事公道,具有天然的“人缘”优势。在深入调查该市 118 家“草台班”和丧葬“一条龙”铺子的基础上,明光市组建152 支村级“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通过一位位“大支”上门张罗事宜、指导礼仪,劝导群众节俭办事、降低彩礼。
“随礼不超过 300 元”“联合宴请不超过 20 桌”“婚车不超过 6 辆”……明光市通过制定出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实施细则”“移风易俗明 10 条”“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明确倡导、反对、禁止的具体事项和新办、简办、不办的具体标准,发动“大支”以情说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尚。
与此同时,明光市充分发挥基层力量,规范设置城区治丧点 16 个,建设乡镇“新风堂”、文明新风示范酒店 29 个,聘任 481 名“大支”担任宣讲员,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引导群众文明治丧。
乡村间,一位位“大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政策,推动文明节俭治丧,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相关部门也切实提升殡葬服务能力,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引导文明健康的殡葬方式,用尊重与关爱护送生命体面地离开。
(包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