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劳模精神润校园厚植匠心同逐梦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工匠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由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最美青工”、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凯带来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

  • 劳模宣讲进工地

    摘要:近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超高压输电运检班班长张涛在中铁建设集团淮宿蚌城际铁路淮北西站建设工地,结合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向一线职工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激励

  • AED急救培训为户外劳动者筑起安全屏障

    摘要:本报讯日前,滁州市凤阳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工会驿站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邀请专业讲师开展急救知识及AED规范操作培训,为快递员、环卫工人、外卖配送员等户外劳动者打造“黄金救援站”,用行动传递

  • 外卖配送员救人面临“超时”处罚工会出面破解“两难”

    摘要:本报讯近日,天长市总工会一行赴“饿了么”天长市服务站,看望慰问外卖配送员杨国海,并送上慰问金,对其救助意外摔倒老人的行为进行表彰,同时号召广大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向他学习。市总工会还向杨国海所在

  • 合肥市工会“网上普惠四季送”活动启动

    摘要:本报讯日前,合肥市工会“网上普惠四季送”“万名职工游庐江、住民宿、泡温泉”活动暨第十七届合肥?庐江白云春毫文化旅游季推介会在合肥举办。本次活动由合肥市总工会和庐江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各县(市)区工会

  • 开展“跟着劳模进‘驿’学急救”活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界首市总工会在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开展“跟着劳模进‘驿’学急救”活动。活动邀请了阜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红十字会急救讲师陈衍熙和界首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王奇进行急救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劳模工匠话奋斗思政课堂入人心

    摘要:连日来,全省各级工会创新打造“工人大思政课”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深入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更好地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思政引领融入工会工作全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模工匠话奋斗思政课堂入人心

——全省各级工会创新打造“工人大思政课”

   期次:第8557期   

连日来,全省各级工会创新打造“工人大思政课”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深入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更好地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思政引领融入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到南京讲安徽劳模故事

“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仅组成了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智慧公交充电网络,还建设了与南京都市圈双向互联的枢纽站。”近日,安徽省劳动模范、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综合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华云梅来到江苏省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分享了自己立足岗位苦练技能、带领团队创新创造的故事。

为进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马鞍山市总工会选树宣讲骨干加入南京都市圈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不断扩大“马鞍山工人大思政课”的影响力。

“我自18岁从电力技校毕业起,便怀揣着对电力事业的无限憧憬,随后踏入了供电公司的大门……”34年的砥砺奋斗故事在华云梅动情的讲述中娓娓道来,赢得了现场观众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

“华劳模的宣讲很动人也很激励人,展现了安徽劳模的风采。”一名南京职工说,“我要学习她的劳模精神,立足本职、坚守岗位,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观众纷纷表示,华云梅的故事让他们深受启发,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还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为做好“马鞍山工人大思政课”工作,增强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马鞍山市总工会持续强化劳模工匠宣讲团建设。“我们广泛吸纳各行业优秀人才,有效提升宣讲团成员的政治理论和宣传技巧水平,不断扩大劳模工匠宣讲团的影响力。”马鞍山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马鞍山市总工会进一步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劳模工匠宣讲团的合作,推荐宣讲骨干参加南京都市圈的工会宣讲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成长。

此次安徽劳模走进南京创新开讲,不仅将马鞍山工人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精神传播到南京都市圈,还为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为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和实践动力。

百年梨树下的“工人大思政课”

日前,在宿州市砀山县云上梨园,宿州市劳动模范、菊姐手工坊负责人杨秋菊在百年梨树下开展手工编织技艺展演活动,并进行全国两会精神“微宣讲”,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今年第 30 届砀山梨花节期间,砀山县总工会创新形式,将“工人大思政课”搬进百年梨园,用接地气、有温度的话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劳模典型事迹,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传播党的好声音,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些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最关注的部分,这也为我们接下来发展手工艺品、带领村民及残疾人共同致富增强了信心和动力。”杨秋菊向前来赏花、欣赏手工编织品的游客们娓娓道来。

杨秋菊在陈寨村成立砀山县菊姐残疾人手工坊,带领残疾人做手工编织,先后带动100余名老弱病残人员实现就业脱贫。菊姐残疾人手工坊不仅被授予“全国巾帼脱贫致富示范基地”,该坊的氧化铝手工编织项目还进入了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100强。

此外,安徽省劳动模范陈怀韦、安徽省劳动模范孙会敏、“安徽工匠”刘超纲、宿州市劳动模范范增超等从事农业行业的劳模工匠代表,纷纷在梨园设立田间“微课堂”,向果农传授病虫害防治、电商销售等实用技术,辐射带动 5000 余户果农进行绿色标准化生产。

砀山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砀山县总工会将立足梨园生态文化,组织劳模工匠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持续打造“梨园+劳模宣讲+微疗养+青年联谊+心理服务+N”特色思政课堂,让思政课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全力筑牢广大职工的思想根基。

(本报记者 余珊珊 夏梦 通讯员 汪慧 李中英)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