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的茶叶,是春天写给大地的情书。品一盏清新的春茶,涤尽一切疲惫烦忧。走进历口镇茶红天下智慧生态示范茶园,云雾缭绕,空气中泥土与新绿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绿色的茶树沿着山脊蔓延,茶垄间,樱花绚烂绽放。走近细看,一簇簇茶树枝头冒出嫩绿的新芽,长势喜人。
近日,祁门县供电公司组织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祁门县历口镇茶红天下智慧生态示范茶园,对茶园基地内的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茶园气象、防虫、浇灌等用电设备,并向茶农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用贴心服务助力春季的茶叶稳定生产。
据悉,安徽祁门茶红天下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属当地制茶龙头企业,成立于 2017 年 7 月 14 日,先后整合县域核心茶园达万余亩,企业覆盖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及茶文化推广等全产业链,并于2022 年在祁门红茶核心产区历口镇完成了智慧生态茶园改造,目前企业产值达3.5亿元。
近年来,在智慧生态茶园建设中,茶红天下公司在祁门红茶核心产区的历口镇流转茶园千余亩,引导各茶业种植片区实施土壤、品种改良,水肥一体化等项目,打造完成智慧茶园示范基地建设,并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种植管理技术、品牌资源、营销渠道等全域共享。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茶叶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打破了传统制茶方式的束缚,增强企业在茶叶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基地内,高精度摄像头与智能监测系统全天候守护茶树生长。虫情预警+气象追踪+智能灌溉技术打破百年制茶传统,茶农通过手机实时掌控温湿度指标,科学种植使春茶产量提升 20%,每片叶子都浸透着科技与自然的交响。
“我们茶园采用了各种智能化设备,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如果电压波动就会对智能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导致减产。”茶红天下负责人梅国文介绍道,“供电公司为我们提供了非常贴心的服务,定期上门了解我们的用电情况,为我们开展安全检查,设备运行至今从来没遇到用电方面的问题,我们对今年的产量非常有信心。”
春天是茶叶收获的季节,越来越智能化的茶叶生产基地需要更强大的电力支撑。在服务智慧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祁门供电公司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顺利建成数智化“电力驿站”,并通过多种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监测电量、功率等数据,帮助茶园智慧种植、精准灌溉。采用“无人机巡检+人工排查”的组合方式,对茶园线路进行拉网式体检,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在服务实践中,该公司针对各类智慧生态茶园的用电情况,推出“电力茶园套餐”,提前安排专人上门了解用电需求,根据不同茶园规模和种植类型,制定专属用电方案。同时,该公司依托“电力阳光茶园行”活动,开通绿色办电通道,帮助茶园基地检查用电设备,实施“30 分钟响应”机制,构建起了“茶区有专员、诉求秒应答”的高效服务闭环。通过走进茶园,结合茶树的生长阶段和实施环境数据,精准指导调控灌溉、控温等用电设备,为茶农讲解安全用电知识,传授节能增效的用电技巧。“近年来,我们还通过不断完善电力配套设施,保障智慧茶园用电需求。仅2024年就为辖区各类智慧茶园架设400千伏配套线路3.5千米,完成20多家茶企电动表计安装和增容工作,真正把电送到茶农家门口。”渚口中心供电所所长孙庆说。
从“有电用”到“用好电”,再到“用绿电”,祁门公司用可靠电力和数字技术持续擦亮“茶名片”,解锁更多“电力+农业”新姿势,让祁门茶香飘得更远。据统计,截至 2024 年底,仅祁门县历口镇智慧生态茶园面积达千余亩,全镇茶叶产量达到2000吨,综合产值达15.2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约7000元。
(胡科伟 余育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