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山青”不负青山

    摘要:春暖花开的四月,一条狭窄蜿蜒、布满碎石的山路上,一位身穿迷彩服、背着双肩包的中年人正在慢慢走着,时不时停下来观察并拍摄,脸上逐渐布满汗水。他就是安徽省歙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王山青。从青葱年少到

  • “五一”假期江淮市场价格平稳有序

    摘要:本报讯5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五一”假期,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10819家次,开展提醒告诫1956次,发放提醒告诫书(函)6056份,现

  • “五一”假期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运行平稳

    摘要:本报讯5月6日,记者从省交通厅获悉,“五一”劳动节期间,我省未发生公路长时间大面积拥堵、旅客滞留情况,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运行平稳。高速路网运行方面,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1317.63万辆,日均263

  • 小麦夏管丰收在望

    摘要:5月7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三官村方向家庭农场,农民在麦田里清除杂麦。初夏时节,亳州市600多万亩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农民们抓住晴好天气,清除麦田杂麦,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刘勤利/摄

  • 淮南让“黄金名片”牛肉汤沸腾起来

    摘要:截至2024年底,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20亿元,企业数量达235家,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振雄风的“黄金名片”。这碗汤的沸腾,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缩影,更是城市转型决心的具象表达。以产业转身,从煤城

  • 我省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显成效

    摘要:本报讯5月8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链条贯通发力,连续4年清单化推进实施全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行动,丰富拓展公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总体目标

    摘要:新华社5月7日电金融监管总局7日发布通知,明确了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要求保持小微企业信贷稳定增长,持续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量。《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显成效

民企对法治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期次:第8574期   

本报讯 5月8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链条贯通发力,连续 4 年清单化推进实施全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行动,丰富拓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信用修复“一件事”、六尺巷工作法等具有安徽辨识度的法治成果,民营企业对我省法治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省出台《安徽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安徽省价格条例》等34件法规规章,编译首批41部涉经济领域省政府规章,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规章政策983件,初步形成《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干的“1+N”营商环境法治支撑体系。法治支撑体系更趋完善。

依法履职更加规范,审查省政府重大事项 567 件,提出审查意见 870 余条。排查整治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88 个,办理免罚轻罚案件 3.4 万余起,减免罚款 3.8 亿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兑付财政资金77.7亿元、惠及企业2.6万家。

涉企纠纷化解更有实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433件,调解和解率24.63%,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亿元。

法治服务更为精准,我省深化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为企业和群众减免证明材料约157 万件次。深入推进律师结对服务重点项目建设,497家律师事务所、2476名律师与1149个省重点项目结对,法律服务覆盖率超75%。

2025 年,我省将紧扣《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 版)》,坚持把企业感受度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巩固提升行动,做实做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

一是紧扣发展定位,强化“一揽子”良法供给。高质量推进《安徽省开发区条例》《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等20件年度政府立法项目,加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推进政府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促进。深化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改进涉企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拓宽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渠道。推动出台安徽省政府立法审查办法,建立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双审协同”机制,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切实以良法善治保障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二是突出依法行政,营造“可预期”政务环境。以提升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为牵引,深化“府院”“府检”联动,接续清查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产业扶持、采购投资等方面“说到做不到”问题,拓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盖面。建好用好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平台,统筹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今年下半年在芜湖试点基础上全省推广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建成并运行全省统一的行政检查管理平台,力争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联合检查实施率达到 80%以上。巩固拓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100%成果,进一步提高主要负责人的出庭应诉率,推深做实行政案件“以案促改”,让行政败诉案件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教材。

三是立足可感可及,贯通“全周期”服务链条。主动融入全省重点、新兴产业链发展格局,创新实施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努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针对初创期企业,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等活动,建立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制度,组建全省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提示海外贸易风险,指导应对跨境贸易摩擦,以更加精细化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针对转型期企业,提供破产重整、清算等法律服务,建立企业破产管理人与投资人衔接机制,稳妥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盘活企业资产。

四是注重系统集成,实行“多元化”权益保护。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惩治违法、保护合法、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等职能作用,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在更多领域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强化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探索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依法规制恶意举报、滥用举报权利进行职业索赔等违法违规行为。聚焦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依法惩治侵企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网络黑嘴”“职业闭店人”等黑灰产业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司法力度。健全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机制,全力纠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严防“超权限、超范围、超期限”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为,切实提升执法司法质量和公信力。(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