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掌握了反季节养鹅新技术基础知识,在接下来的应聘中,将通过双向选择找到自己适合喜欢的工作。”近日,天长市仁和集镇陶庄村残疾学员刘光田参加培训后,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真是太感谢市残联及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既可以免费学技能,同时还赠送物资、帮助找工作。”
日前,天长市2025年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暨现场招聘活动成功举办,来自该市各镇(街道)的35名残疾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技能培训和现场应聘。
此次培训班聘请了宿州学院知名教授刘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反季节养鹅新技术,涵盖鹅常见疾病辨别与防治、简易鹅舍模型搭建、反季节养殖和销售技巧等内容。培训班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参训学员们认真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培训期间,天长市残联和宿州东润职业培训学校还组织了现场招聘活动,对接了安徽天助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饲养员、孵化技术员、电子操作工、车间辅助工等适残岗位,积极帮助推荐优秀学员就业。
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培训班还为每名参训学员免费发放20只小鹅苗和40千克饲料。鹅苗已完成疫苗接种和病虫防治,抗病能力强,存活率高,出栏后市场价值高,预计能为每户残疾人家庭增收2000元左右。此次培训真正做到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养殖技术实践,更点燃了残疾人朋友对生活的信心,以“授人以渔”的初心,助力更多残疾人朋友书写自立自强的人生篇章。
此次“渔鱼同授”培训班,是天长市创新模式,实施“培训+就业”,打通残疾人就业共富“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长市残联围绕“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目标,抓牢抓实技能培训这个提升劳动力就业的“牛鼻子”,以精准培训为突破口,以就业创业为着力点,大力推行“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把招聘会巡回“搬”到镇(街道)村(社区)、“搬”进培训课堂,实现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无缝对接,让学员结业就能就业,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积极与热心企业合作,建立残疾人培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帮助农村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掌握劳动技能并安置就业,组织他们劳务输出,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该市的安徽新利清洁用品、安徽天康集团等100多家企业,提供货物包装、缝纫制作、电子配件装配等多项创业、就业服务,共推动360多名残疾人创业,帮助 3000 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全市还培育10所残疾人辅导就业机构,帮助近百名重度肢体残疾等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业,其中35名视障残疾人开办盲人按摩店,23名残疾人通过电商培训开办网店。同时,通过采取残疾人个人创业就业、阳光大棚培育、就业扶贫基地建设等措施,无偿扶持近100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
下一步,天长市残联将根据残疾人自身因素,积极拓展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的技能培训项目,围绕残疾人“能听懂、学得快、好上手、易就业”的实用技能,开展一系列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振残疾人勤劳致富的信心,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创造幸福生活、成就精彩人生。(李炳旺 纪维芹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