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宏村:时光中的文化桃源

    摘要:宏村,似一颗温润明珠,静卧皖南青山翠谷。它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水墨长卷,以“牛形水系”的精妙、白墙黛瓦的徽派古民居,以及千年文化底蕴,获誉“中国画里的乡村”。它仿若遗世隐者,于岁月长河中默默守护一方天地,

  • 母亲的小店

    摘要:天边刚泛起蟹壳青,母亲便匆匆前往她经营的那间小店。她常念叨“晨光不等人”,每日清晨,洗衣、买菜、做饭,一系列琐事处理妥当后,便独自踏上前往小店的路。那间二十平方米的小店,宛如母亲用半生时光精心织就的网

  • 花间日曜

    摘要:

  • 方向盘上的人生哲学

    摘要:当汽车引擎轰鸣成城市昼夜交响,方向盘后的身影融入生活日常,驾驶早已超越机械操控,化作映照人生的明镜。“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每条路都风景殊异。有人爱高速路的平坦高效,将人生调成“定速巡航”,稳中求进;有

  • 一部剧与一座城

    摘要:随着电视剧《六姊妹》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淮南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突然火了起来。九龙岗小镇、田家庵码头、老北头、保健院、八公山、老火车站,以及《六姊妹》取景地等地方,都成为人们的网红打卡地。在熙熙攘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部剧与一座城

   期次:第8575期   作者:□吴子长

随着电视剧《六姊妹》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淮南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突然火了起来。九龙岗小镇、田家庵码头、老北头、保健院、八公山、老火车站,以及《六姊妹》取景地等地方,都成为人们的网红打卡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除了电视剧中提到的江都人,还有江苏人、浙江人、江西人、福建人、上海人、北京人,就连许多年不回来的老淮南人,也都赶回来凑热闹了。

那天,我在同学群中突然看到,一位40 多年没有联系,开始分配在马鞍山后来调回合肥工作,现已退休的陆同学,提出要组织全班同学到淮南,打卡《六姊妹》拍摄地。我在群里说,欢迎同学们来淮南!我还开玩笑说,拍摄《六姊妹》的取景地就是储同学家的老院子。

储同学是我们班唯一的淮南籍同学,我们一起分到淮南。储同学的父母和哥哥都是九龙岗矿的,后来九龙岗矿采完了,他的两个哥哥被成建制地安置到淮北矿,只有他和父母留在淮南。1983 年夏天,我们刚分到淮南时,储同学还搞了一次同学聚会,把那一届不同班的同学都邀请到他九龙岗的家里了。那一次聚会时的院子,与《六姊妹》拍摄的院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以前我只知道,淮南有个周涛、张燕、舒南,现在又知道,淮南还有一个叫伊北的作家,写了一部淮南人生活的小说,并被拍成了电视剧。我还知道伊北是土生土长的淮南人,淮南二中毕业后考上江南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上北师大的研究生。

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以前似乎也有过,像芙蓉镇、乔家大院等,但并不常见,伊北编剧的《六姊妹》带火了淮南,算是一个例外。小说、电影和电视剧,都是虚构的艺术,最忌讳的就是用实名实景了,除非是纪录片。因为无论是写好还是写坏,容易对号入座,都会引起争议和不满。因此,许多人唯恐躲之不及,而电视剧《六姊妹》偏偏用了许多现在依然还在使用,或现在依然鲜活在淮南人脑海里萦绕多年的老地名。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取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我来淮南已经 42 年了,远比在故乡的时间多得多,淮南俨然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对于淮南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我早已烂熟于心。但是,当我在小视频里不断地看到,每天都有熙来攘往的人群,在那些我曾经熟悉的地方流连、观望、徘徊,还有那牛肉汤锅前排着的长长的队伍,都让我心情愉悦,感慨万千。

淮南牛肉汤真的算不上什么美食,但为什么能在淮南这座四线小城里如此火爆,带来一拨又一拨的流量?我认为,牛肉汤能成为淮南地方名小吃,是因为它与这座城市的生活气质和消费水平是相一致的。牛肉汤做法简单,投资小,门槛低,对场地和人员素质的要求都不高。在露天可以摆摊的年代,一个汤锅、几十斤牛肉牛骨、几张小桌子、几个小凳子,一两个人就可以支撑起一个经营牛肉汤的摊子来,一家人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淮南牛肉汤算得上是价廉物美。淮南回民多,养牛的也多,牛肉不需要从外地买进,自产自销,减少了中间环节和运输成本,粉丝、豆饼、千张等等,都是淮南的土产,取之用之,方便又便宜。淮南牛肉汤从20世纪80年代的五角钱一碗,到今天的十块钱一碗,烧饼也由一角钱一个到今天的两块钱一个,价格虽然涨了20倍,但依然匹配淮南人的生活水准,而且,一日三餐都可以作为主食。可以说,一碗牛肉汤解决了淮南人的吃饭问题,有时还能待客。

20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在老家镇政府工作的中学同学,陪同他们的领导去外地考察,回来时路过淮南。老同学来淮南时没有与领导一起住宾馆,而是住在我家里。第二天早上我要请客,他说不用,只要带他们去吃一次正宗的淮南牛肉汤就可以了,由他们买单。

正是因为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市民欢迎,淮南牛肉汤才能在淮南大街小巷遍地开花,经久不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