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舒庐干渠引水抗旱

    摘要:5月13日,航拍下的舒(城)庐(江)干渠庐江县万山镇矿山段,一弯源自六安市舒城县龙河口水库的清水汩汩不断流进庐江县。庐江县自去年以来持续干旱,今春旱情加重,该县自5月3日起开闸放水,以8.48立方米/

  • 创新“13355”区队管理法结硕果

    摘要:淮北矿业工程处邹庄矿建工区创新实施“13355”区队管理法,即围绕“安全高效”1个核心,夯实“安全质量、生产组织、技术创新”3项基础,强化“党建引领、人才培育、民生保障”3大支撑,实施“清单化检修、标

  • 岳西:栽下“摇钱树”培育林“钱库”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安庆市岳西县全面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大力实施“摇钱树”工程,全面发动村民利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种植香榧、油茶、甜柿等高效经济苗木,拓宽农户致富渠道,充实百姓林“钱库”,助力乡村振兴

  • 颍上科技赋能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颍上县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等平台,联合国内多家农业科研院所,围绕稻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设高质高效生态智慧稻田,积极开展绿色栽培技术模式组装与集成试验、优质水稻

  • 太湖县多举措让医保基金监管更智能

    摘要:本报讯为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近年来,太湖县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面做实医保基金智能监管。强化数据赋能,精准筛查疑点。充分利用智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海量医保结算数据进行挖

  • 许玮:我用十年来传承

    摘要:“好,就在那个位置,起!”5月12日早上,芜湖编组场上,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国铁上海局芜湖工务段芜湖东线路车间维修一工区工长许玮正在带领工友进行线路捣固作业。“铁路生产重于泰山,容不得半点马虎。”自2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13355”区队管理法结硕果

——记淮北矿业“标杆区队”工程处邹庄矿建工区

   期次:第8578期   

淮北矿业工程处邹庄矿建工区创新实施“13355”区队管理法,即围绕“安全高效”1个核心,夯实“安全质量、生产组织、技术创新”3项基础,强化“党建引领、人才培育、民生保障”3 大支撑,实施“清单化检修、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控、人性化服务、品牌化建设”5 项举措,最终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生产零延误、服务零距离、管理零漏洞”5大目标。这一融合党建引领、技术创新、人才赋能、人文关怀的系统性管理模式,正推动着这支“掘进战舰”在淮北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破浪前行。2024年度,工区获评淮北矿业标杆区队。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把支部建在“盾构刀尖”上

邹庄矿建工区党支部创新“三融入”工作法,将党的建设深度嵌入安全生产全过程。2024年,工区施工的3104机抽巷盾构作业线以月单进508米的成绩刷新淮北矿区盾构进尺新纪录,这背后是党支部“党建+安全”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开展“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将安全责任压实到每名党员、每个岗位;创新实施“清单式精准检修”制度,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0%,保障了盾构施工连续高效运转。工区党支部书记表示:“我们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施工一线,用红色动能驱动安全生产车轮滚滚向前。”

技术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千米井巷书写智慧答卷

聚焦“13355”管理法的技术创新内核,工区构建起“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在 3104 示范工作面,通过视频监控全覆盖、机电设备智能化改造、施工工艺优化三大举措,实现“线上监管无盲区、设备运行零故障、单进水平稳提升”。自主研发的“斜巷可复用行人台阶”“皮带机急停联动装置”等创新成果,在井下现场推广应用。工区创新构建“包机责任制+清单式检修”模式,将设备维护责任落实到人,综掘机月均开机率达 92%以上,盾构施工进尺连续多月保持 350 米以上,彰显区队创新硬实力。

人才赋能夯实发展基石

锻造新时代“巷战尖兵”

工区构建立体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选派多名骨干职工参加行业及集团技能竞赛屡获殊荣。综掘机司机王敏勇夺煤炭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展现出邹庄职工的硬核实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工区与许疃矿、孙疃矿等兄弟单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累计引进多项创新成果。在历届劳模吴祥飞、况铁城等创新团队引领下,工区高技能人才同比提升 23%,工区近些年完成技术革新项目 20余项,真正实现“以点带面、全员提升”。

暖心工程凝聚奋进力量

春风化雨温润职工心田

工区始终践行人文关怀理念,着力打造“家文化”育人品牌。2024 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工区举办“感恩父亲节·真情系安全”集体生日会,通过职工子女寄语、安全承诺宣誓等活动,将亲情教育融入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困难帮扶”四大行动,全年慰问职工2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3万余元。职工杨文超在集体生日会上动情地说:“工区就像温暖的港湾,让我们心无旁骛保安全、一心一意谋生产。”这种“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的管理模式,使工区连续六年保持安全生产周期,职工队伍凝聚力显著增强。

如诗般的区队精神

千米井巷奏响奋进强音

“人心齐,泰山移;盾构疾,煤海驰。”这首铭记在职工心中的诗句,正是邹庄矿建工区区队精神的生动写照。以“13355”管理法为魂,工区将“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核心理念融入血脉。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始终保持100%,连续获评标杆区队,盾构施工月单进纪录不断刷新。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这一新的历史起点,邹庄矿建工区正以“打造行业一流现代化矿井标杆区队”为目标,持续深化“党建+安全+创新+人才”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用智慧和汗水在千米井巷续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魏昆仑 张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