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1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长江堤岸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摘要:5月17日,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加紧砌筑老洲乡堤岸护坡。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治理长度59.9公里,总投资10.1亿元。施工单位正抢抓汛前工期,确保堤岸防护工程在

  • 冷冻臭鳜鱼有了行业标准

    摘要:本报讯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公告,批准行业标准《冷冻臭鳜鱼》(QB/T8122-2025)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黄山臭鳜鱼产业行业标准的空白,对引领臭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该行

  • 淮水北调启动为皖北大地解渴纾困

    摘要:近日,皖北大地,麦浪在微风中翻滚涌动,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然而,持续少雨的天气让这片土地亟须水源滋养。为此,一场意义非凡的“水源接力赛”正在进行——宿州市淮水北调管理中心启动该市本年度第二轮淮水北调任务

  • 芜湖铁画传承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摘要:本报讯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芜湖重要的文化名片。近日,该市文旅局、财政局联合印发《芜湖铁画传承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面加强对芜湖铁画的保护和传承,促进芜

  • 迎接全国科技活动周切身感受“大国重器”

    摘要:5月14日,在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庐阳区“向新力”科技宣讲团成员、聚变领域专家为学生介绍“人造太阳”相关知识。为迎接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到来,进一步传播科普知识

  • 阜阳市打造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一张网”

    摘要:本报讯阜阳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车桩协调、快慢互济、充换并行”的原则,组建全市充电桩公司,一体推进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

  • 农旅融合、产业赋能、人才归巢,让乡村有“颜”更有“值”

    摘要:沿着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一路行驶,不多久就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只见鳞次栉比的农家民宿、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一幅幅和美乡村画卷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水北调启动为皖北大地解渴纾困

   期次:第8580期   

近日,皖北大地,麦浪在微风中翻滚涌动,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然而,持续少雨的天气让这片土地亟须水源滋养。为此,一场意义非凡的“水源接力赛”正在进行——宿州市淮水北调管理中心启动该市本年度第二轮淮水北调任务,淮河之水奔涌北上,为皖北大地解渴纾困。

晚间的灵璧县娄宋泵站,四周一片昏暗。泵站工作人员陈士琦和同事们穿戴整齐,开始夜间巡河工作。“河道清理不能马虎,尤其是各个桥柱下面容易堆积水草,减缓水流,影响调水效率。”陈士琦沿着河堤一边观察着河水流速一边说。调水期间,娄宋泵站开启高频巡河工作模式。工作人员每天沿着 24.2 公里的河道巡查,从娄宋泵站出发,沿着娄宋沟,经小龙口沟、黑泥沟,直至灵璧县与固镇县调水分界点——沱河闸。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处水草、漂浮物等障碍物的聚集地,遇到堵塞及时疏通,并在入闸前统一打捞清理。截至目前,已清理水草近 9000立方米。

走进娄宋泵站控制室,机器轰鸣,显示屏上各种数据不停跳动。两台抽水泵机组正开足马力,将来自淮河的水奋力抽引上来,以每秒8.48立方米的水流,沿着调水线路缓缓流去。技术人员紧盯屏幕,时刻注意调水的相关数据是否正常。“从 4 月 24 日调水启动至今,我们 24 小时轮班值守,密切监控机组运行状态,确保泵站运行顺利,保障调水工作圆满完成。”市淮水北调管理中心主任周鹏介绍,截至 5 月 12 日上午 8 时,娄宋泵站已向宿州市和淮北市输水约 1159 万立方米。此次调水,两市共申请 1200万立方米,其中宿州市 700 万立方米、淮北市 500 万立方米。调来的水将主要用于新汴河沿线工业用水、农业抗旱灌溉以及居民饮用。

为确保调水工作顺利推进,宿州市淮水北调管理中心还加强与沿线各部门协同合作,实时监测水情、雨情,科学制订调水方案。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调水线路进行远程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处置。

淮水北调的清流源源不断输送,“解渴”行动仍在继续。从地表水水源供给到新汴河沿线农田灌溉,再到保障工业顺利生产,调水工程带来的效益正逐步显现。未来,随着水资源调配体系的不断完善,淮水北调工程将继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守护皖北民生福祉,为这片土地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文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