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徽茶飘香迎客天下

    摘要:5月16日至19日,2025第十七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茶博会以“中国徽茶,迎客天下”为主题,由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商务厅和合肥、六安、

  • “合肥龙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摘要:本报讯5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正式批准“合肥龙虾”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肥龙虾”成为合肥市第5个获此认证的特色产品,实现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名片的跨越升级,标志

  • 宁国市举办特色招聘会为特殊人群就业保驾护航

    摘要:本报讯近日,宁国市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市残联举办2025年“助残日”专场招聘会,搭建更多就业平台,全力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此次特色专场招聘会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

  • 小鸭蛋大产业

    摘要:5月18日,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一家生产咸鸭蛋的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鸭蛋进行分选、清洗、包装,以满足端午市场和订单供应需求。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水面资源,采取“党建+企业

  • 安徽新增两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摘要:本报讯林草种质资源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载体。5月19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近日,国家林草局公布第四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我省铜陵市国有林场泡桐国家林木种质

  • 我省两地入选第二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摘要:本报讯5月19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我省六安市金寨县和合肥市庐江县入选。至此

  • 安徽跨区域调水应对旱情四大水利工程供水超10亿方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安徽省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旱情逐步显现。5月19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省水利厅密切关注雨水墒情,加强重点水利工程调度,做到水资源统一、规范、安全、有序调度。截至目前,淠史杭灌区工

  • 九部门发文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19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跨区域调水应对旱情四大水利工程供水超10亿方

   期次:第8581期   

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旱情逐步显现。5月19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省水利厅密切关注雨水墒情,加强重点水利工程调度,做到水资源统一、规范、安全、有序调度。截至目前,淠史杭灌区工程、引江济淮工程、驷马山引江工程、淮水北调工程四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跨区域调水11.6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合肥、江淮分水岭地区及皖北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自去年 10 月份以来,淠史杭灌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 5 成以上。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积极督促灌区各县区加强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蓄水管理,尽可能采取多引、多拦、多蓄等措施补充内部蓄水,增强抗旱供水保障能力。淠河灌区自4月中旬开始持续以日均200万立方米向合肥城市供水,史河灌区于 4 月 16 日引水开始农业灌溉,杭埠河灌区自 2 月启用龙河口引水工程以日均 20 万立方米规模向合肥市常态化供水。今年以来,淠史杭灌区三大渠首累计引水 6.30 亿立方米,统筹保障合肥、六安城市供水和灌区水稻栽插用水需求。

为保障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城乡生活、生产和农业等用水需求,4 月 10 日至 22 日,引江济淮工程向淮河流域第一轮调水约0.6亿立方米。5月2日至12日,引江济淮工程向淮河流域再次调水 1.31 亿立方米。长江水沿着蜀山泵站、东淝闸、西淝河北站等各级泵站输送至淮河流域,有力保障了沿线居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为应对驷马山灌区面上降水量较常年偏少近 7 成的严峻形势,2 月 14 日驷马山灌区乌江泵站就进入供水模式。随着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情日益显现,驷马山上游灌区及合肥等城市用水吃紧,4 月 12 日,驷马山滁河一、二、三级站全线开机。肥东县黄疃一级站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向合肥肥东供水。截至目前,驷马山引江工程已持续运行70天,累计提调长江水1.57亿立方米,全力保障滁州、马鞍山、合肥用水需求。

去冬今春,因皖北地区无有效降水,淮北、宿州两地河湖蓄水量日趋减少,同时,随着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逐步投入运营,地表水取用量攀升,亟待通过外调水源进行补充。1 月 23 日,淮水北调工程启动调水工作,供应沿线各市县(区)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今年以来,已完成两轮调水,正开展第三轮调水。截至目前,已向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调水1.40亿立方米。

安徽水利部门将继续发挥重大水利工程作用,通过“蓄、引、提、调、节”一体化手段,千方百计增加有效水源,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保障工业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牢牢掌握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