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公交车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出行,公交驾驶员则是城市文明的流动使者。全国劳动模范、宿州公交驾驶员张欠欠同志,十多年如一日,紧握方向盘,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她将“满怀真心做好人”的朴素信念融入十米车厢的每一个细节,用安全驾驶、真诚微笑和优质服务温暖着万千乘客,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劳模篇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
匠心铸魂:安全行车的行业示范者
自踏上公交驾驶岗位起,张欠欠同志就立下“开好车,做好服务,当一名优秀驾驶员”的坚定誓言。这不仅是她的职业承诺,更是十余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的准则。她勤学苦练,精研驾驶技术,用心揣摩服务要领,将“安全行车、微笑服务、口语报站、耐心迎送”的服务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责任感,她创造了安全行车60余万公里无事故、无违章、无投诉的卓越业绩,成为行业安全行车的标杆。
工作之余,她从未停止提升的脚步,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哑语、英语、粤语等,只为更好地服务不同需求的乘客。在公司开展的“双星工程”“文明礼让斑马线”“服务标准化”等活动中,她始终走在前列,积极争当高星级驾驶员、文明礼让的引领者和服务标准化的标兵。
情系乘客:车厢里的温暖守护者
张欠欠同志的车厢,是乘客们交口称赞的“温馨驿站”。精心布置的绿叶、小花、温馨贴纸和暖心标语,处处彰显着她的用心。她视乘客如亲人,熟记主城区公交线路、站点及时间,面对询问总是面带微笑,有问必答,耐心细致,甚至主动为外地乘客写下详尽的转乘指引。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在危急时刻更显担当本色。2012年7月,一位老年乘客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张欠欠同志临危不乱,果断停车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援期间悉心照料。因救助及时,老人转危为安,事后专程送来感谢信。经《江淮晨报》《拂晓报》等媒体报道,张欠欠同志的事迹感动全城,被市民亲切地誉为“宿城最美劳动者”。
大爱延伸:孝老助困的社会践行者
张欠欠同志的善良与责任,早已超越了十米车厢的边界。2010年,她注意到一位常乘车的拾荒老人行动不便,总是主动帮忙提拿重物。一次老人脚部受伤,她毫不犹豫下车背起老人,全然不顾对方担心弄脏衣服。一句朴实的“大娘,没事”和老人哽咽的回应,成为城市文明最动人的注脚。
得知老人生活困苦后,张欠欠同志毅然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定期送去食物和生活用品,帮忙打扫卫生。她的家人也深受感染,共同给予两位孤苦老人家人般的温暖。这份超越职业本分的大爱,为她赢得了“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崇高荣誉。乘客们也常常用行动回馈这份真情——感冒时的药品、酷暑中的冷饮、冬至里的饺子,无声诉说着车厢内外双向奔赴的温情。
薪火相传:劳模精神的时代传承者
“一个人先进不算先进,带动一群人才是真先进。”作为宿州市劳模宣讲团成员,张欠欠走进工厂、学校、社区开展宣讲30余场,用“把平凡事做成不平凡”的亲身经历,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价值。
在宿州公交“师带徒”活动中,她带出的徒弟全部成为星级驾驶员。她常说:“方向盘虽小,却连着千万家的幸福。我们多一份用心,城市就多一份温暖。”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到全国劳动模范,张欠欠同志用方向盘划出的轨迹,丈量着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她如同一面旗帜,在平凡的公交驾驶岗位上闪耀着劳模的光辉,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让劳模精神在十米车厢内外、在社会服务的广阔天地中熠熠生辉,持续激励着广大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曹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