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工会情系职工“送清凉”

    摘要:本报讯入夏以来,合肥的高温湿热天气为一线工作人员带来了严峻考验。近日,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开展了夏日“送清凉”活动,为炎炎夏日仍坚守一线的员工送去防暑降温物品与贴心问候,切实保障辛苦

  • 灵璧县总工会进驻企业蹲点解难题

    摘要:本报讯为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职工急难愁盼问题,7月23日,灵璧县总工会负责人进驻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开展“进企业、听心声、解难题”蹲点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架起工会与企业、职

  • “小驿站”送出“大关爱”

    摘要:本报讯7月21日上午9时许,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工会驿站开始热闹起来。由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党委、社区工会联合会联合开展的“曙送清凉·平安伴夏”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为辛勤工作的新

  • 当一天“站长”

    摘要:7月23日,淮北市总工会机关干部在相山区洪山路工会驿站当一天“站长”,正为环卫工人盛解暑绿豆汤。连日来,淮北市各级工会干部轮流到该市遍布城区的七百余个工会驿站当一天“站长”,参与工会驿站日常管理,倾听

  • 六安市金安区工人文化宫首开匹克球培训班

    摘要:本报讯日前,六安市金安区职工夜校匹克球首期培训班在金安区工人文化宫正式开班,吸引了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30余名体育爱好者报名参加,点燃全民健身新热潮。据了解,匹克球是一项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特点的新

  • 太和县总工会开展社会化工作者业务知识测试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社会化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近日,太和县总工会组织开展社会化工作者业务知识测试。全县10名社会化工作者参加此次测试。此次测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内容涵

  • 宿松县117个工会驿站织密民生服务网

    摘要:“干了8年环卫,头一回在上班的地方享受到这待遇,剪得比理发店还合心意。”环卫工刘桂兰对着镜子理了理新发型,眼角的皱纹笑成了月牙。7月22日上午,20余名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正在宿松县城区城管工会驿站

  • 工会“带娃”不负所“托”

    摘要:暑期来临,“孩子没人带”成为不少职工的烦心事。为破解这一难题,芜湖市各级工会组织将托管托育作为服务职工的创新品牌,充分整合企业资源、自有场地、社区阵地等多方力量,鼓励并支持企业、基层社区等开展多样化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宿松县117个工会驿站织密民生服务网

   期次:第8628期   

“干了 8 年环卫,头一回在上班的地方享受到这待遇,剪得比理发店还合心意。”环卫工刘桂兰对着镜子理了理新发型,眼角的皱纹笑成了月牙。7 月 22 日上午,20 余名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正在宿松县城区城管工会驿站内排着队,等待美容美发工会的志愿者为他们免费理发,推剪声与欢笑声交织。此时,驿站外的温度计显示37℃,驿站内却因空调凉风显得格外清爽。

这场由宿松县总工会策划的“夏日清爽行动”,是宿松县城管工会驿站今年新增的一项特色服务。自2019年首批工会驿站投用以来,这个人口超86万的皖西南县城,已在城区主次干道、乡镇集市建起117 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其中 4 个跻身“全国最美工会驿站”,5个获评“安徽省最美站点”,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94335人次。

“以前夏天想找个树荫歇脚都难,现在推门就能吹空调、喝热水。”快递员何建华的手机电量即将耗尽,他熟练地走进中通快递工会驿站,从墙角的充电插排上取下适配插头。这个15 平方米的空间里,微波炉正热着另一位快递员的午饭,报刊架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整齐码放,应急医药箱里的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用品随时待命。

这样的场景,是宿松县城区每个工会驿站的日常写照。针对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痛点,该县总工会联合交通、住建等部门,按照“步行15分钟可达”标准布局站点,统一配备空调、饮水机、座椅等10 类基础设备,实现“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伤可用药”的“五有”服务。据统计,仅 2024年入夏以来,各驿站已提供饮用水3200余瓶,微波炉使用超600次,医药箱调用137次。

在千岭乡第三自来水厂工会驿站,每季度的“劳动者读书角”总能吸引不少人。建筑工人王小华最近迷上了这里的党史读物:“以前休息时就刷手机,现在跟着大家一起读读书,感觉日子充实多了。”驿站负责人介绍,这项由项目部书记主持的读书分享活动,已累计举办10期,参与者超300人次。

升级的服务不止于此。每年端午节,驿站里的包粽子比赛成了建筑工人们期待的活动;重阳节的免费体检,为老年劳动者建立健康档案;遇到暴雨雪等极端天气,驿站还会临时变身“避风港”,提供姜汤、临时住宿对接等服务。数据显示,这些超出基础保障的特色服务,已占总服务量的35%,2600余人次从中受益。

“下一步要让乡镇集市的三轮车夫、果农也能享受到驿站服务。”宿松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步拓展的还有服务内涵,除延续“送清凉”“送温暖”传统,还将引入律师志愿者开展“法律微咨询”,联合人社部门提供就业政策解读,让驿站成为政策宣传的“移动窗口”。

在宿松县高铁中心工会驿站的留言本上,一位外卖员写下这样的话:“这里的空调很凉,俺心里很暖。”这些散落在城乡的工会驿站,正以可见可感的服务,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劳动者身边,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让户外群体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的温暖,成为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生动注脚。(孙春旺 胡淑芬)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