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炙烤大地。在池州,有这样一群劳动者,冒着高温酷暑,不惧“烤”验,为车辆“把脉问诊”——他们就是机动车检测员。近日,笔者来到池州市机动车辆安全检测有限公司,见证了这群“汽车医生”在高温下为机动车辆“健康”把关的全过程。
热浪“夹击”中的精准检测
“好,车停下,我这就来!”上午9时许,闷热的检测车间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一辆预约大货车在环保检测区停下,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引车员桂利军立刻迎了上去。
桂利军蹲在车辆尾部,指导尾气操作员按照操作规程将尾气采样管插入车辆排气管,此时的货车引擎仍在运转,热浪混着尾气扑面而来,瞬间将两人包围。“环保检测,主要是对车辆进行OBD查验、排气污染物检测。”桂利军抹了把脸上的汗。“检测时车不能熄火,空调还不能开,不仅热,噪声也特别大。”桂利军告诉笔者,达标的车辆将进行外观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会告知车主到修理厂维修,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此时正值车检高峰,3 条检测线同时开启。公司总经理兼检测车间主任吴满开也加入了检测队伍。“外观检测,主要检查车辆外观及安全装置等是否齐全有效。”说着,吴满开来到驾驶室旁,指挥检测员按显示屏提示进入检测程序……他和同事们穿梭在待检车辆间,汗水浸透衣襟,却不放过任何细节。
80℃引擎盖下的责任印记
汽车外观检测中,最关键也最“烤”验人的是发动机查验。“发动机号是车辆的唯一性核心指标,必须精准核对。”吴满开熟练地俯身车头,在检测车间里,掀开温度高达80℃的引擎盖,一股热浪喷涌而出。他毫不犹豫地探身进去,在油污中寻找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看不清的地方,还会拿出手电筒寻找相关信息反复比对,直到确认各项数据与原厂一致。
“小车的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相对比较好查找,如果是大车,要钻进车厢底部或者躺到车底下才能找得到。”吴满开说,夏天查验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万一触碰到发动机,很容易把手烫伤。短短几分钟,吴满开就满头大汗。从业 20余年,尽管他早已练就了一双“铁手”,但也难免有“烫手”的时候。在他左臂上,笔者清晰地看到一道“疤痕”,他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去年检测时留下的。它就像警钟一样,时时提醒我,一定要保持专注,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报告,送检车雾灯不亮。”针对检测出来的问题,外观检测员随时向业务大厅报告,提醒车主立即进行维修。对未配备三角警告牌、反光背心的车辆,公司会赠送,确保安全附件齐全。
不容有失的安全防线
完成外观检测后,车辆还要进行制动、灯光等安全性能检测。
大高个子引车员胡立波正驾驶一辆大挂车,反复前进、后退、驻车,细致检测车辆制动情况。“底盘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部件松动、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停好车,他蹲下身子,向车辆底部深约2米的地沟喊话。原来在长条形的地沟里,还站着一名检测人员。“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底盘检验员施来信举着专业工具,沿着大挂车的中轴线一路敲击,检查底盘以及各部件的连接情况,查看部件是否裂损、松动或渗漏。“这么热的天,检测人员要一直待在闷热的地沟里,简直跟汗蒸一样。”胡立波说,底盘检验是车辆安全检验的关键项目,再热再累都不容有失。
大挂车检测完成,吴满开从休息室拿出冰水递给检测人员,“公司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和人丹等防暑降温物品,谁要是觉得头晕、恶心,立刻下线休息。”机动车检测全程约半小时,车主只需要把车辆交给引车员,在业务大厅休息等待就行了。车子通过检测,接过汽车钥匙,车主王胜和连连道谢:“这么热的天,你们太辛苦了!”
“这份工作虽然‘烫手’,但是我很热爱!只有守好这道防线,才能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喝口水,擦擦汗,吴满开又继续忙碌在待检车辆间。(盛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