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半,池州这座城市还未完全苏醒,章伟明和胡鹏的巡检车已经碾过街道寂静的路面。工具箱里,扳手、测温仪、绝缘手套、安全绳等用具一应俱全,公司配发的藿香正气水和人丹放在最顺手的位置。近日,笔者跟随章伟明、胡鹏体验了一天他们的工作。作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市分公司的巡检员,他们当天需要完成 7 座 35 米通信铁塔的“体检”。
一座高 35 米的通信铁塔,从塔底爬到塔顶,需要多久?“爬得快,3 分钟到顶,但一套流程下来,至少得近一个小时才能结束。”从业9年的章伟明拍了拍塔身,开始准备检查第一座通信铁塔。
5点10分,章伟明熟练地检查工具箱、紧固地脚螺栓、验电、测地阻,再搭梯子、穿戴安全绳,和胡鹏完成安全检查后,踩着晨光开始攀爬。
“塔身锈蚀要记录,检查过程要仔细,缺失零件必须拍照上报……”章伟明一边念叨着,一边将安全绳“一步一挂”地扣在铁塔支架上,仔细检查铁塔上各个关键节点,动作又快又稳。
清晨6点,第一座铁塔巡检结束了,“这座塔状态好,没毛病。”章伟明抹了把额头的薄汗,喝了口水,快速收拾起工具箱,与胡鹏一同驾车前往下一个巡检点。“全市通信铁塔及配套巡检人员共有35 人,无论严寒酷暑,大家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胡鹏说。
上午10点,太阳越爬越高,到了第五座塔,金属构件已经热到烫手,扳手握在手里像攥着块烙铁。章伟明戴上绝缘手套,系好安全绳,一步一挂向上爬去。
10 点 20 分,章伟明发现塔身一处螺栓轻微松动,立刻拧紧并标记复查。这样的隐患,他和胡鹏每天要处理好几处。章伟明说,一颗螺丝松动看似小事,如果放任不管,时间长了可能脱落,给塔下行人和车辆带来危险,甚至会导致铁塔倾倒,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下塔时,章伟明浑身已经被汗水浸湿。“现在日头烈,晒得心里发慌。”说话间,他接过胡鹏递来的水,仰着脖子灌了半瓶说:“走,收工休息,下午再继续。”10点50分,刚完成第五座塔巡检的章伟明与胡鹏“躲”进开着空调的巡检车。“公司规定‘抓两头、歇中间’,如果温度超过 35℃,就得在 11 点之前下班,等下午3点之后再继续工作。”胡鹏说。
针对高温酷暑天气,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市分公司已专门下发通知: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室外作业;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在11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我们为所有一线人员配置了防暑降温药品等应急物资,并要求他们在高温作业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以确保人身安全。”公司运营维护部经理张辉介绍。
下午 3 点,章伟明和胡鹏再次出发。在一座基站旁,章伟明和胡鹏反复测试信号强度。炙热的阳光烤得他们“嘴巴发苦、头发晕”,但仍坚持完成全部流程。
夕阳西下,7 座塔的巡检终于结束。章伟明的记录本上记着 3 处隐患,每处都标注了位置和处理措施。他揉着晒得发红的脖子说:“全市有 2365 座通信塔,我们多盯一眼,大家手机里的信号就更稳一分。”
(许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