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六安市奏响环保三部曲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六安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奏响环保三部曲,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共绘美丽生态新画卷。奏响生态环保“进行曲”。紧盯大气污染防

  • 合肥“水生态”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合肥市财政局始终将水生态环境治理摆在财政保障的重要位置,加强资金统筹和资源整合,全力写好“水生态”文章。推进幸福河湖建设。2025年,合肥市财政局安排资金888万元,争取中央幸福河湖建设

  • 铜陵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深挖地方特色资源,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丰富吃住供给要素。挖掘特色美食、名小吃68道,推出了特色老母鸡汤、大通小杂鱼、枞阳生腐烧肉等本土风味美食。建成犁

  • 暑期“学艺”忙

    摘要:8月11日,在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戏曲表演。暑假期间,亳州市的一些小朋友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努力学习舞蹈、戏曲、陶艺、书法等多种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增长才艺,拓宽视野,丰富假

  • 安徽:深化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切实让群众可感可及

    摘要:新华社合肥8月9日电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和平村村民委员会原委员吴某,在2019年5月至2024年4月担任委员期间,利用负责保管和平村村民组账目、资金的工作便利,累计挪用村民组集体资金20余万元。近

  • 池州多维赋能,激活基层医疗“神经末梢”

    摘要:本报讯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池州市医保部门以“强基固本、惠民增效”为主线,通过定点扩容、支付改革、价格支持等多维度综合施策,全面支持构建

  • 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强专利预审申请质量管理

    摘要:本报讯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2023年底正式运行以来,积极服务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创新主体,有效缩短专利授权周期。为进一步提升预审服务效能,中心近日发布《关于规范提交部分专利预审申请材料的通知》,加

  • 7月份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王雨萧)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

放大 缩小 默认

池州多维赋能,激活基层医疗“神经末梢”

   期次:第8640期   

本报讯 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池州市医保部门以“强基固本、惠民增效”为主线,通过定点扩容、支付改革、价格支持等多维度综合施策,全面支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格局,让医保改革红利直达基层。

筑牢服务根基,推动定点服务全域覆盖。池州市医保部门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作为基础工程,发挥医保基金导向作用,进一步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实现全市56个乡镇(街道)63 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覆盖,同步对村卫生室开展医保定点准入评估,将符合条件的589家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定点范围。通过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强化医保报销审核、诊疗服务规范、基金规范使用等责任,建立“月度抽查+年度考核”监督机制,推动基层医保服务达标,有力保障参保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医保即时报销服务。

强化基层首诊,差异化报销政策引流。通过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有效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人次,推动群众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住院报销方面不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同时降低起付线标准,对医疗机构等级为二级的乡镇卫生院按照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政策执行,报销比例达 90%。城乡居民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报销限额提高至150元并取消起付线和单次限额后,医保政策普惠效应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全市居民普通门诊待遇享受 41.82 万人次,医疗总费用 3634.83 万元,医保基金支出1578.48万元。

激活发展动能,深化支付方式创新。深入推进多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于历史病案数据与基层诊疗能力,筛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肠炎等 25 个适宜病种设立DRG基础病组,实行“同病同治同价”固定系数支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收治积极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病组病例收治量增长38.2%,平均住院日缩短0.68天,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挂床”住院和“小病大养”难题,针对符合普通住院标准且经临床评估可夜间离院观察治疗的患者,遴选痹病等 5 个中医病种、支气管肺炎等 5 个西医病种,推行“日间病床”付费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日间病床结算 816 人次,医保基金支出 74 万余元。

促进保障升级,价格政策双向赋能。通过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从价格调控、费用支付层面为基层医疗机构赋能,鼓励其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将“一般诊疗费(乡镇级、村级)”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包含城乡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等服务内容,按规定比例支付,减轻就诊患者负担,让基层首诊更具吸引力。制定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费”政府指导价,满足患者多样化医疗需求,推动基层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家庭延伸,切实打通医疗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 (易豹)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