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合肥市财政局始终将水生态环境治理摆在财政保障的重要位置,加强资金统筹和资源整合,全力写好“水生态”文章。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2025年,合肥市财政局安排资金888 万元,争取中央幸福河湖建设资金近 3000 万元,用于支持肥西派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自幸福河湖建设以来,合肥市累计建成32条省级幸福河湖;去年巢湖全湖水质稳定保持Ⅳ类、20 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且优良率90%,南淝河水质连续两年保持Ⅲ类,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聚焦水土保持工作。2025年,合肥市财政局安排资金200万元支持庐江县吴庄、肥西县铭传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安排近5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损等危害。截至目前,合肥市水土保持率达94.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3.1 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实施水土保持工程3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6.7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
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2025年,合肥市财政局安排河长制工作专项经费 215 万元,支持开展河道暗访巡查、水质监测、更新维护河长湖长制公示牌等工作;安排城市黑臭水体跟踪检测费用 67 万元,用于城市黑臭水体跟踪检测评估。截至目前,合肥市累计排查河湖“四乱四水”问题1499个,整改1449个;采取雨污分流、河道底泥清淤、畅通水系等措施,消除24条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 (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