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淮北:发展装备制造助力经济发展

    摘要:8月9日,淮北市烈山经济开发区一家智能电网配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配电设备订单。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抢抓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机遇,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等措施,积极引进龙头和配套企业

  • 亳州市以“戏”为媒塑品牌让全城皆是新看点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亳州市聚力打造“全城有戏”品牌,坚持“量体裁衣”,融合“此景”“此事”“此人”,推出实景演出、化妆游园、沉浸戏剧等35个项目,让全城“处处有戏”,给游客带来新看点与惊喜。“导”出艺术性

  •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以数智赋能推动企业发展

    摘要:本报讯日前,“淮河能源大讲堂”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火热开讲。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分别以《煤矿AI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实践》《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浪潮》为主题,立足科技前沿,为企业精准把握智能化

  • 六安市裕安区三步协同绘就生态经济新图景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污染防治攻坚筑牢底色、生态价值转化激活动能、绿色产业升级引领未来”三步协同为路径,奋力描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崭新图景。聚力攻坚

  • 宣城市创新构建智慧化林权登记新模式破解历史难题

    摘要:本报讯宣城市作为全国开展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16个试点市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城市,通过多年的探索,先行先试,规范林权登记标准,构建智慧化林权登记平台,实现林权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为深

  • 安庆:财政架起“金桥”金融更加普惠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安庆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财政政策为“支点”,打出“风险补偿+财政贴息+产品创新”的“组合拳”,撬动金融资源精准下沉,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

  • 桐城市:“小积分”兑换“大健康”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桐城市卫健委在城中和龙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健康积分”试点,积极打造慢病患者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主动参与机制,依托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全科”优势,逐步形成慢病分级分类管理,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庆:财政架起“金桥”金融更加普惠

   期次:第8641期   


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庆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财政政策为“支点”,打出“风险补偿+财政贴息+产品创新”的“组合拳”,撬动金融资源精准下沉,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 6 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600亿元,较年初新增 243 亿元,增长 10.3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以下,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风险补偿全面“增信”,筑牢金融服务屏障。安庆市着力构建稳健高效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稳妥落实“省持市、市持县”股权优化调整工作,打通担保机构协同堵点,深化政府性担保机构追偿挽损机制,提升担保体系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优化担保业务模式,依托政府性融资担保数字化平台,创新推出“国担快贷2.0”和“普惠 e 贷”,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今年以来,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业务 6.59 亿元,平均担保费率 0.63%,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 1.5 万余户。

财政贴息精准“减负”,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安庆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强化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投入467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按照“应贴尽贴、早贴快贴”原则,带动发放贷款 7.36 亿元,新增小微创业主体 4210 户。市本级财政安排2300 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资金,助力2.7万户脱贫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首批帮助三个项目申报设备更新贷款贴息150万元。

产品创新靶向“输血”,赋能产业特色发展。聚焦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安庆市引导金融机构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创新推出“民宿贷”“集群授信”等专属金融产品。在怀宁县,当地金融机构依托普惠金融政策,通过“蓝莓贷”为蓝莓种植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带动全县蓝莓种植面积扩展至9.5万亩,并建成2 个专业化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园区,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截至今年 6 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 1821.8 亿元,较年初新增133.9亿元,居全市各领域首位,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蔡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