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宣城市作为全国开展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16个试点市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城市,通过多年的探索,先行先试,规范林权登记标准,构建智慧化林权登记平台,实现林权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为盘活林业资产注入新活力,相关创新工作八次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
规范引领。探索出台《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存量数据整合技术路线及标准》等多项林权登记标准文件,形成涵盖数据整合、档案移交、数据建库等内容的标准化制度体系。其中,申报的省级技术标准获准立项,制定的《林权存量数据库质检规则》填补了林权质检标准的空白。
创新赋能。率先在全省建成含权籍管理、登记业务、档案管理三大系统的市县一体化林权登记云平台,实现林权类登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获得两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融合“三调”、遥感影像等成果,有效解决林权现场指认边界难题;设立林地经营权专属图层及单元号,实现林地经营权精准标识与管理,稳步探索“三权分置”登记路径;研发林权数据库质检软件,新增多图层叠加校验等功能,确保林权登记数据质量。
数据集成。建成全市林权数据库,整合入库历史林权发证信息94.15万条,新增办理各类林权登记业务4300 余件,为林业发展和林权交易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利用数据库系统梳理历史林权登记界址界线不清、权属交叉重叠等历史遗留问题 83.06 万宗,归类形成动态管理台账,累计解决问题47.76万宗。
服务提质。推行林权登记业务类型、办事流程、收件材料、登记系统等“四个统一”,实现“同城同标”“全市通办”。通过线上极速抵押、实时权属核验、风险信息共享等方式,打通林业资源融资通道。同步支撑林下经济产权保护,高效办理林地经营权流转、抵押登记等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林权抵押登记 835 宗,抵押面积约 25.13 万亩,抵押金额约9.47 亿元。
(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