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懒人快递”有违公共安全

    摘要:近日,快递被消火栓“签收”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在北京市某大型社区,楼内消火栓竟充当起了快递柜,消防水带上堆满快递,消火栓也被快递塞得满满当当,严重妨碍消防器材的取用……此前,多家快递公司的App和小程

  • 地铁站里服务“上新”见证城市便民暖意

    摘要:8月5日上午9时许,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七里站B站口站厅附近,摆放着一台驾驶员自助体检机,蓝色机身在站内环境中十分显眼,上面详细标注着各项功能说明。市民储女士正在用这台机器进行驾驶证换证。“我早就想去

  • 根治网售医疗器械乱象需三重“手术刀”精准治理

    摘要:河北陈女士网购“医用修护敷贴”时,发现商家资质全无、产品信息如雾里看花。这场看似普通的网购纠纷,实则撕开了网售医疗器械乱象的遮羞布——当“美瞳”化身“眼珠子”、“医用面膜”披上“二类器械”外衣,监管的

  • 治理网售医疗器械乱象,关键是强化资质管理

    摘要:在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络购物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医疗器械的网络销售,也呈蓬勃发展之势。然而,这一领域乱象丛生,无证经营、售卖未经注册产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 勤工俭学延伸“金秋助学”链条

    摘要:7月29日一大早,安徽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玥然就来到淮南市总工会一楼的工会驿站,打扫卫生、整理物品、报刊。当看到户外劳动者前来歇歇脚时,她便热情地递上一杯水。王玥然是淮南市总组织开展的勤工俭学助学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治网售医疗器械乱象需三重“手术刀”精准治理

   期次:第8641期   作者:□王志高

河北陈女士网购“医用修护敷贴”时,发现商家资质全无、产品信息如雾里看花。这场看似普通的网购纠纷,实则撕开了网售医疗器械乱象的遮羞布——当“美瞳”化身“眼珠子”、“医用面膜”披上“二类器械”外衣,监管的网眼被操作成了漏勺。

从个人网店公然兜售二类器械,到平台对“月抛”“日抛”等暗语视若无睹,乱象背后是监管链条的层层失守。商家将《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当作“皇帝的新装”,用批准文号替代注册证、以证照“打架”掩盖超范围经营,玩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合规把戏。更讽刺的是,当记者以“眼珠子”为关键词绕过审核时,平台监测系统竟如“掩耳盗铃”般形同虚设。这种集体性失守,暴露出部分企业将商业利益凌驾于生命健康之上的畸形生态。

电商平台本该是消费安全的“守门员”,如今却成了违规商家的“遮羞布”。平台审核形同虚设,商家换个名号就能把“美瞳”当“日抛”卖,证照信息混乱如麻。消费者点开商品页,看到的全是文字游戏:缝合线改叫“美容线”,镇痛泵包装成“理疗仪”。平台审核系统更是对这类问题商品放任自流。

根治乱象需挥动制度、技术和共治的三重手术刀:其一,建立动态化资质核验机制,如北京市药监局推行的“电子证照秒验”模式,让“隐身证照”无处遁形;其二,开发语义分析AI 系统,穿透“眼珠子”“日抛”等文字游戏,对医疗器械实行“全网语义监控”;其三,构建“吹哨人+行业黑名单”联动体系,对违规者实施行业终身禁入。

当美瞳成为“眼珠子”、医用敷料被伪装成普通面膜,这场关乎生命安全的博弈已超越商业范畴。监管部门需要明白:医疗器械不是“法外之地”的特例,平台不能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消费者更不该成为“试错小白鼠”。正如最高法司法解释所指出的那样,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也需要“数字法治”的刚性约束。打着商业创新的旗号行违法之实,无异于在守护公众健康的防线上“凿壁偷光”。

这场乱象治理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既要切除违规毒瘤,更要修复监管生态。当监管的网眼细密如瑞士钟表齿轮,当技术的利剑能斩断所有文字游戏,当共治的共识筑牢安全堤坝,消费者才能真正拥有“看得见的安全感”。生命健康这场考试,从来容不得半点“隐形答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