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共享停车让城市“血脉”畅通

    摘要:8月13日上午9时,合肥市民王琴驾车载着母亲和孩子来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徽省中医院”)本部。驶入医院后,她先让母亲带孩子下车去门诊排队,自己则跟着保安的指引和醒目的指示牌,从医院

  • “绿色工厂”生产忙

    摘要:8月15日,在位于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的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人在天然气重卡发动机生产线上有序作业。近年来,芜湖市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

  • 我省发布首批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发布会在合肥举行。本次发布会以“精品引领‘皖美’呈现”为主题,集中发布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30项,展现了安徽制造的创新实力与品牌魅力。近年来,我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

  • 我省再增两项“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并通过长三角专家审定

    摘要:本报讯日前,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会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合肥召开“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审定会议,分别由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合肥市计量测试中心主导起草的“沪苏浙皖”

  • 我省出台举措以优化提升医保政策通达性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优化提升医保政策通达性若干举措》,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办事繁”、服务“咨询难”、政策“执行慢”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政策的知晓度和执行力,构筑无盲区、零距离的政策通

  • 如何理解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全国统一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病不再“抢车位”闲置资源被激活

共享停车让城市“血脉”畅通

   期次:第8644期   
8月13日上午9时,合肥市民王琴驾车载着母亲和孩子来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徽省中医院”)本部。驶入医院后,她先让母亲带孩子下车去门诊排队,自己则跟着保安的指引和醒目的指示牌,从医院的肥西路出口驶出,再向西行驶几分钟,将车停放在国购广场停车场。“现在比过去方便多了,医院里找不到车位不要紧,可以去国购广场停车,那儿离医院不远,给我们患者节省了不少时间。”王琴告诉记者。

安徽省中医院本部坐落在合肥市蜀山区最繁忙的地段——北靠长江西路,南临南一环。作为省内知名三甲医院,安徽省中医院每天接待大量患者就诊,日均接诊量超过7000人次,而院内的车位仅有400余个。这个数字对于医护人员的车位来说已是杯水车薪,留给患者的更是“一位难求”。

过去,安徽省中医院门口的车流堵成长龙,一些心急的患者甚至会与保安因停车问题产生争执。“之前来这看病,真的很难停车,找车位要绕好几圈,加上着急去排队,很难不心焦。”王琴表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为企纾困,为民解难,近期,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蜀山大队主动作为,进行走访调研,最终把破题钥匙锁定在与安徽省中医院仅一路之隔的国购广场商圈。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国购广场商圈的停车场在工作日白天的空置率很高。”蜀山大队副大队长唐二飞向记者介绍道,“于是,我们联合属地三里庵街道、安徽省中医院及国购广场创新推出‘商圈+医院’共享停车模式。”

“接到交警大队的提议后,我们街道也积极响应,召开了街区商圈联盟议事会,交警大队、医院、国购广场物业等一起协商。”三里庵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玉婷说。

经过多方协商,国购广场决定在工作日白天(早 6 时到晚6时)释放350个闲置车位供安徽省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其他富余车位同步向就诊车辆开放。

如今,打开导航软件,在目的地一栏输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屏幕会显示出一行交警提示:建议前往国购广场停车场停车。

“为了引导本院职工前往国购广场停车,我们也采取了鼓励措施。”安徽省中医院保卫科负责人石秀虎介绍,安徽省中医院向前往国购广场停车的职工提供了50%的停车补贴,职工每月仅需支付 100 元的停车费。职工们也纷纷响应、“舍近求远”,将院内宝贵的停车位让给就诊患者。如今,医院的“车位焦虑”少了,商圈的“沉睡资产”醒了,周边道路的车龙也短了——“商圈+医院”共享停车模式这一小切口,正撬动着区域交通的大循环。此举实施以来,长江路与梅山路、南一环与梅山路两大路口的通行效率显著提升25%。

“商圈+医院”共享停车模式既带来了良好效应,又为蜀山大队持续探索各类错峰停车模式注入了信心和经验。

目前,蜀山大队正在摸排全区的停车需求,积极推广“写字楼+小区”的错峰停车模式,“我们发现,白天,写字楼的车位紧张,但是周边小区车位富余,夜晚则相反。”唐二飞告诉记者。为此,蜀山大队正牵头推动“夜间回小区、白天进楼宇”的双向共享:让写字楼职工上班把车停进小区,下班后再把空出的写字楼车位让给周边居民,以时间换空间,力争让每一个车位都“日出而作、日落不息”。

从“一位难求”到“有位共享”,闲置时间正在转换为车位增量。共享停车不仅是车位的腾挪,更是城市对每一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温柔回应——在方寸之间,丈量出精细化治理的精度,也点亮了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心。

(本报记者 余珊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