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跃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提质向新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年产销规模均超过1200万辆,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

  • 开学季军训忙

    摘要:8月17日,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高一年级的新生正在参加军训。新学期来临之际,含山县人武部、县教育局组织各中学开展学生军训活动。新生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锻炼身体素质,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情怀,上好开

  • 芜湖市湾沚区完成全市首单“农业+旅游”水权交易

    摘要:本报讯近日,在芜湖市湾沚区水务局的全程见证与推动下,该区红杨镇人民政府与安徽阳滩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水权交易协议。此次交易中,安徽阳滩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灌区既有水利设施获得20万立方

  • 绩溪县:“我们的城乡居保提档了!”

    摘要:本报讯“我之前不懂,交的是低档位的城乡居保,听说现在能提档补缴,就赶紧来办理了!多缴点,等到退休了,每个月能多领不少钱,心里踏实!”日前,在宣城市绩溪县人社局办事大厅,汪阿姨看着眼前的缴费明细表,笑得

  • 东至县打造“三薪”治欠服务品牌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池州市东至县人社局聚焦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倾力打造“安薪、舒薪、省薪”服务品牌,推动欠薪治理常态长效。截至今年7月底,东至县共受理线上线下欠薪线索503件,成功为286名农民工追回

  •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摘要:本报讯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钟翰森研究员等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6

  • 护绿兴业焕新颜

    摘要:新华社合肥电累计创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46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绩单”。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跃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提质向新

   期次:第8644期   

新华社北京电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年产销规模均超过 1200 万辆,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技术快速迭代和成本优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化普及。

中汽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 1 至 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 820万辆,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45%。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的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一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跃升背后,是“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的系统性突破——

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政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充换电网络建设、智能路网设施建设等协调推进;深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打开新空间。

创新赋能产业活力涌现

轻量化复合上盖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大面水冷扩充换热面积保障 4C 超充稳定运行;双重底部防护可抵抗高强度冲击……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电池采用第三代 CTP 技术,进一步缓解“里程焦虑”,让行驶更安全。

清晨通勤时,一键开启“战斗模式”,座椅自动调直、导航同步公司地址;周末露营时,切换“慵懒假日”,天幕透光率调至50%、音响播放白噪音……借助可编程座舱技术,用户可自由组合几十项功能,打造千人千面的专属“移动生活空间”。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

技术创新的“引擎”轰鸣不息,驱动智能座舱和车载软件越来越“聪明”,电池系统、芯片持续迭代升级,更带来生产线变革,汽车制造的逻辑正从“物理叠加”向“智能共生”升维。

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1600多台智能终端与 3000 多台机器人协同运作,焊接、喷涂等生产环节自动化率实现100%。

“采用AI视觉检测技术,十几秒钟就能对单一零部件的几十处卡口完成全部检测,有效保障产品一致性和出厂品质。”赛力斯超级工厂总经理曹楠说。

“十四五”以来,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深度应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新”提“智”的缩影。

坚定走“品牌向上”之路

7 月 29 日,重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举行。这家新央企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等业务。

“这是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变革中增加了确定性。”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说,汽车新央企的诞生有利于带动汽车产业资源整合,优化组织结构,放大规模效益。

面对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加剧、产业格局重塑等挑战,“十四五”以来,从政府部门到行业企业,一系列有力举措和创新实践接连落地,持续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践行“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 天”承诺,重点车企在行动——中国一汽组建跨部门专项工作组,形成闭环管理,并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专项支持;广汽集团构建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货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坚定走“品牌向上”之路成为全行业共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正从“规模发展”迈向“价值创造”,从“跟随发展”转向“引领创新”,面对市场竞争,要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强基础原创技术研究。

“产业链上下游需进一步强化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新,持续推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迭代升级,赋能智能底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跨系统融合,着力从源头上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赵立金说。

(唐诗凝 田金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