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 月 14 日,“2025 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启动仪式在安徽六安金寨县盛大举行。素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称的金寨,凭借深厚革命历史底蕴与创新保护实践,成为全省革命文物主题活动的首发地。
六安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 28 年红旗不倒的传奇。抗战时期,凭借重要战略地位,它成为安徽省暨大别山区抗战指挥中心,是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指挥地、战时安徽省临时首府所在地。这片土地见证了 30 万皖西儿女的热血奉献,走出 108 位开国将军,现存 289 处不可移动文物和 3466 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完整记录了从鄂豫皖边区武装斗争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程。
在保护方面,六安率先以立法构筑革命遗址保护体系,出台的《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是全省首部专项法规,划定保护红线、建立名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编制相关规划形成多层次保护框架。近三年,累计投入近 2 亿元实施 200 余个保护项目,秉持“修旧如旧”原则修复文保单位,在独山革命旧址等配备智能监测设备,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立体防护网,运用 VR 技术实现文物动态传承。
在文旅融合方面,“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成为全国知名红色教育品牌;六万情峡景区的大型抗战实景剧《大别山传奇》演出超千场,吸引 60 万人次观看;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连续举办 8 年,征集作品 1.5 万部,全网点击量超 25 亿次;作为长三角红色旅游枢纽,六安在上海、杭州等地举办 30 余场推介会,开行 23 列“乐游长三角·六安号”专列,累计接待长三角游客超 1 亿人次,形成“红色研学+绿色康养”特色模式。
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活动在六安启幕,既是对六安华中抗战核心地位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让抗战精神、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