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0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天长授技“零距离”助就业困难群体增收

    摘要:本报讯自6月份天长市人社局完成首批就业困难人员拟认定名单公示以来,共有215名符合条件人员被确定为就业困难重点帮扶对象,在该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下,均得到了就业帮扶,实现增收。据天长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

  • 芜湖算力再升级

    摘要:本报讯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上,正式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试验验证平台,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算力统筹调度平台)作为

  • 黄山坚持“三水统筹”绘就幸福河湖画卷

    摘要:本报讯黄山市坚持“三水统筹”,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水环境质量、水安全保障、水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向好。上半年,全市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新安江、太平湖、阊江

  • 社区画展纪念抗战

    摘要:8月29日,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南屏苑社区老年学校教师李延平,带领40余名老年学员创作的以《铭记烽火岁月翰墨传承精神》为主题的画展吸引了很多群众观看。本次画展涵盖中国画、钢笔画、书法等类型的80幅书画

  • 国内首家国家级院团直营剧院花落阜阳

    摘要:本报讯定了!国内首家国家级院团直营剧院花落阜阳。8月27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阜阳大剧院“只此东方艺满阜阳”演出季正式启幕,标志着由该集团直营的阜阳大剧院正式运营。这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全国布局的首家直

  • 我省着力支持烈士纪念设施修缮

    摘要:本报讯8月29日,记者从省财政部门获悉,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全省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保护与管理维护。“十四五”以来,安徽财政统筹资金4.6亿元,对全省160余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

  • 灵璧小轴承“转”出“智造”新天地

    摘要: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是装备制造业中重要的基础零部件,小到手表,大到飞机都离不开它。经过多年培育,在灵璧县,一个从轴承钢管制造到轴承组装、研发、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已经形成。近些年,当地抢抓长三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首家国家级院团直营剧院花落阜阳

   期次:第8654期   

本报讯 定了!国内首家国家级院团直营剧院花落阜阳。8月27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阜阳大剧院“只此东方艺满阜阳”演出季正式启幕,标志着由该集团直营的阜阳大剧院正式运营。这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全国布局的首家直营剧院,填补了国内无国家级专业演艺院团运营地方大剧院的空白,有望成为全国演艺场馆运营创新样板。

首个国家级院团直营剧院花落阜阳,背后是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旺盛的文旅需求。阜阳有着“千载名城、千古名相、千年伯乐、千万人民”的特质,历史文脉绵延千年——从西周胡子国到北宋颍州西湖“欧苏会颍”,从管子治世智慧到王家坝精神传承,人文资源丰富。文旅市场同样活力澎湃——2024 年全市接待游客超 4000 万人次、旅游收入 320 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安徽地市前三。加之阜阳区位独特,可辐射周边近3000 万消费群体,为高端文化供给提供了广阔空间。

此次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直营阜阳文化“新地标”,是国家级演艺院团同地方的强强联合、双向赋能。当前,阜阳正打造“触摸阜阳千年文脉”“品味阜阳烟火水乡”“暖城阜阳以解乡愁”三大文旅品牌矩阵,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强市,亟需高端文化资源赋能。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为集中代表我国音乐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国家级院团,曾创排《只此青绿》《孔子》等享誉中外的经典作品,其直营模式将推动阜阳大剧院从“硬件地标”向“内容地标”升级。

“此次合作,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崔云争认为,对阜阳而言,专业央企运营不仅能持续引入国内外经典剧目,更能通过定制化文化活动,推动文旅消费从“打卡式游玩”向“沉浸式体验”转变,助力“文旅+百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来说,阜阳大剧院是其从内容创作向全产业链运营转型的战略标杆,可依托此处探索统一运营标准、资源共享机制,为“东方演出院线”全国布局积累经验。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介绍,集团将把阜阳大剧院打造成创、排、演一体化基地,“双轨”保障剧目供给——既引入国际经典IP与国内优秀剧目,也深挖淮河文化、管子文化、欧苏文化,创排具有阜阳特色的舞台作品,同时开展艺术教育等配套活动,致力打造全国演艺场馆运营创新的“阜阳样板”,为阜阳城市圈提供更多高品质文旅服务,助力阜阳建设引领皖北、辐射中原的区域性文化强市。

(徐风光 范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