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不易,做人好难”,这出自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片尾彩蛋中“双狗洞”二把手拜别“犬大王”后的悲怆之语,既是电影的高度总结,也是点睛之笔。
作为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的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讲述了理想主义的小猪妖、犬儒的蛤蟆精、社恐的猩猩怪和话痨的黄鼠狼精组成“草根取经团”,开启跌宕起伏、历经生死的西行冒险。影片映射了当代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觉醒,引发观影人的情感共鸣。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这句台词折射出神话照进 现 实 的 生 存 困境。围城内外的人各有向往,有时不得不逃离,如蛤蟆精和小猪妖等。他们也有生命尊严,当意识到初心时,便会舍弃舒适区。组建民间取经团、先于唐僧去西天的目标,让他们勇往直前。
“是妖是怪又怎样,抬起头浩浩荡荡!”四个小妖怪没有装备,却毅然出发,木棍作金箍棒,头盔扮“唐僧”。最弱的黄鼠狼精为理想承担重担。最动人的是它们在村民求助时的转变,齐心战胜老鼠精、为民除害后,放弃冒充计划,牺牲自己帮村民夺回被黄眉怪掳走的儿童,完成精神升华。他们勇敢面对强大的魔性与权力,与黄眉怪殊死搏斗,最终被打回原形,实现了悲壮高尚的救赎。
“再平凡的人都有一个大招——那就是自己的命!”观众与妖怪同频共振。他们舍命相搏,是对灵魂的救赎。曾软弱、退缩、背叛,最终战胜自我,源于心中的善良和对村民的承诺。猩猩怪即便戴着双枷,仍高呼“我是齐天大圣”。在强权面前,他们用生命实现成长与尊贵,展现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宁可负我不负村民”的担当,这是平凡人的英雄主义和人性光芒。
《浪 浪 山 小 妖怪》堪称人生影像。他将镜头对准传统西游故事中的“小妖怪”,视角独特、深意十足。重构了取经神话和集体审美,完成价值转换和道义演绎:从歌颂超凡英雄到赞美平凡坚持,从追求功成名就到寻找自我价值,从“不成功便成仁”到努力过、奋斗过即成仁。
他们变回原形、相忘江湖,与影片英文名《Nobody》呼应,是“无名之辈”。但其人生观:接受平凡,不沉沦堕落;认清现实,不向困难妥协,勇于告别舒适区,走出浪浪山。正如片尾所题“致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导演於水也说,我们虽无翻江倒海的神通,但可追求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无论中年、青年还是少年。(刘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