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雷江村:在大地上书写富民强村好“菇”事

    摘要:“上半年种平菇、下半年种黑木耳,四季有菇……”安庆市望江县雷池镇雷江村“无中生有”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带动部分村民家门口就业。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近日,雷江村食用菌种植

  • 爱心义诊暖人心

    摘要:9月25日,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海峰社区湖景豪庭小区,和县中医院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义诊。当日,海峰社区联合和县中医院在该小区开展“便民服务进万家”义诊活动,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暖心医疗服务。欧宗涛/

  • “有你们感觉真好”

    摘要:“一束光照亮了生命中的阴霾,每一次的关怀如沐春风……有你们感觉真好!”近日,看到前来走访的休宁县残联工作人员与社工,小燕(化名)脸上满是雀跃,小心翼翼地拿出前段时间写下的话语,逐字逐句地读给在场的人听

  • 筑牢“双节”食品安全防线

    摘要: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执法人员深入大型商超、糕点店,重点核查月饼生产日期、保质期及进货台账,检查包装是否合规、价格是否明码,排查“天价月饼”等问题苗头,全力保

  • “她力量”绘就乡村人居环境新画卷

    摘要:走进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石牛村朱老屋,房屋错落有致,村落干净整洁,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一点垃圾。村民们说,和美乡村有“她们”一份功劳。9月23日,在石牛村朱老屋,10多名妇女和志愿者对房屋庭院、道路两侧的生

  • 宣城市财政局优化服务助企减负增效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宣城市财政局立足本职,聚焦规范涉企行政行为、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优化为企服务等重点任务,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优化宣城营商环境。依法行政,规范各类涉企行政行为。依法保障各

  • 好职工义捐造血干细胞

    摘要:本报讯9月2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来自蒙城县一企业的爱心志愿者刘浩成功捐献30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当日上午8点25分,捐献正式开始。“

  • 把民生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摘要:清晨的金钱山社区,党群驿站里墨香阵阵,老人们在一起练习书法;小区楼下,崭新的充电桩前,居民有序给电动车充电;网格员进楼入户,笔记本上记满了居民的诉求……这幅充满烟火气的民生图景,源自池州市石台县仁里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江村:在大地上书写富民强村好“菇”事

   期次:第8675期   

“上半年种平菇、下半年种黑木耳,四季有菇……”安庆市望江县雷池镇雷江村“无中生有”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带动部分村民家门口就业。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近日,雷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台大功率落地空调冷气猛吹,八台电风扇同步转动,5名工人在紧张作业,给菌包打孔,随后在孔内植入菌丝……“最近温度高,我们在给菌包降温。”年近六十岁的赵龙友是雷江村小埂组脱贫户,更是该基地的“技术顾问”,已在基地内种植并管理食用菌三年了。

赵龙友腿脚不便,虽已脱贫摘帽,但因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内心一度压力很大。“虽然脱了贫,但是日子照常过,不能总靠政府和外界资助啊。”赵龙友说,幸亏那时村里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他第一个报名来务工。

来到基地后,赵龙友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他潜心学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而基地不仅成功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还让他学到了食用菌种植及管理技术。“家门口就业,(从家出发)几分钟到基地,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我很满足。”赵龙友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雷江村是传统农业大村,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怎样向现有资源要效益?2023 年该村“两委”瞄准了食用菌产业。“我们经过考察后发现,一是村内闲置土地适合种植食用菌,二是相较传统的水稻、油菜等作物,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更高。”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童昔旺说。

谋定而后动。为了将食用菌产业搞好,该村“两委”赴石台、东至等地考察食用菌种植项目、学习种管技术,形成了黑木耳种植项目的实施方案,在该村聂墩组建设黑木耳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流转土地 11 亩,种植黑木耳 3 万棒。“3 年来,我们每年3万棒黑木耳,每年产值能达到15万元。”童昔旺说。

黑木耳种植时间段为每年的8月至次年1月(即下半年),但是上半年的时间怎样有效利用?于是该村“两委”想到了平菇种植。

“上半年种植一季平菇,能收获3万元。下半年种植一季黑木耳,能收获15万元。这样,上半年种平菇、下半年种黑木耳,使得我们村内四季有菇。”童昔旺说。(石时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