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以柔克刚,天下皆畅

    摘要:我极爱《西游记》,每读一遍,都觉其蕴含的世间道理常看常新,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要耐人寻味。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威风凛凛,却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此后保唐僧取经,他虽本领依旧,却学会了低头、认错、说软话,最

  • 车间的流年

    摘要:位于省城南二环的江汽老厂区,如今已整体搬迁至新港基地。日前,我怀揣着复杂的心绪,故地重游。推开那扇熟悉却又略显陈旧的铁门,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1993年那浓郁的机油味,裹挟着夏日的滚滚热浪,毫无预兆

  • 秋到霭里

    摘要:

  • 淠河湾畔好风光

    摘要:日前,我随采风团前往寿县偏远乡村,探寻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清晨7点从淮南出发,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目的地。简单接待与乡情汇报后,乡纪委王书记用一连串数字让我们惊叹,随后他爽快地说:“走,带大家去金沙

  • 鲁迅的“六朝金石缘”

    摘要:1917年除夕,当众人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时,鲁迅却独坐录碑,浑然忘却新旧更替。在教育部工作期间,他常抄校古碑至深夜,“夜抄碑”“夜录《百砖考》七千字”等记录在日记中屡见不鲜。这般投入,若非对碑刻兴

  • 向国旗敬礼

    摘要:“在熹微的晨光里/以虔诚的姿势默默地伫立/我明亮的双眼/崇敬地注视着东方/有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与杲杲红日一起上升/上升……”每当我翻开创作笔记本,读到这首《仰望国旗》,内心便难以平静,眼眶也常被涩涩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国旗敬礼

   期次:第8675期   作者:□钱续坤

“在熹微的晨光里/以虔诚的姿势默默地伫立/我明亮的双眼/崇敬地注视着东方/有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与杲杲红日一起上升/上升……”每当我翻开创作笔记本,读到这首《仰望国旗》,内心便难以平静,眼眶也常被涩涩又激动的泪水浸湿。

这首诗诞生于多年前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当时,为圆岳父多年心愿,我借假期带着儿子陪他前往北京旅游。岳父坚定地说,首站必是天安门广场,那里是国家形象的“窗口”,我们常在《新闻联播》前目睹其庄严风采,如今到了北京,定要好好走走看看。

我深以为然,儿子却满心好奇,一个劲儿追问天安门的情况。看着他焦急专注的模样,我忍俊不禁,故意拖长声调,将所知资料一一道来: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2米,有着500多年历史;天安门广场自 1991 年 5 月 1 日起,每日举行升旗仪式,风雨无阻,如今每天观礼人数以万计……

正说着,前方城楼响起《歌唱祖国》的乐曲,雄壮歌声中,38名国旗护卫队员迈着铿锵步伐走向升旗台。我转头看向岳父,这位一生不拘小节的老者,此刻神情格外严肃:他先理了理花白头发,又认真整了整笔挺的西服,双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眼睛紧紧盯着高高的旗杆。

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全场肃穆,只有激昂的旋律在耳边回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内心的情感如潮水般汹涌翻腾。抬眼望去,年迈的岳父静静伫立,嘴随着乐曲节拍轻声唱和,双眼噙满泪花;就连懵懂无知的儿子,也懂事地举起右手,向国旗恭敬行礼。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刻骨铭心的时刻!作为龙的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谁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欣喜和自豪?

岳父生于解放前,深切体会到新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晚年能过上幸福生活,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向国旗敬礼,代表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儿子成长于新世纪,衣食无忧、学习顺遂,他向国旗敬礼,实则是向祖国宣誓,未来要将这锦绣山河装点得更加壮美;而我,风华正茂,祖国正需要我们年轻人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向国旗敬礼,证明历经风雨,我们的朝气愈发蓬勃,信念愈发坚定,斗志愈发昂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