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以柔克刚,天下皆畅

    摘要:我极爱《西游记》,每读一遍,都觉其蕴含的世间道理常看常新,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要耐人寻味。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威风凛凛,却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此后保唐僧取经,他虽本领依旧,却学会了低头、认错、说软话,最

  • 车间的流年

    摘要:位于省城南二环的江汽老厂区,如今已整体搬迁至新港基地。日前,我怀揣着复杂的心绪,故地重游。推开那扇熟悉却又略显陈旧的铁门,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1993年那浓郁的机油味,裹挟着夏日的滚滚热浪,毫无预兆

  • 秋到霭里

    摘要:

  • 淠河湾畔好风光

    摘要:日前,我随采风团前往寿县偏远乡村,探寻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清晨7点从淮南出发,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目的地。简单接待与乡情汇报后,乡纪委王书记用一连串数字让我们惊叹,随后他爽快地说:“走,带大家去金沙

  • 鲁迅的“六朝金石缘”

    摘要:1917年除夕,当众人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时,鲁迅却独坐录碑,浑然忘却新旧更替。在教育部工作期间,他常抄校古碑至深夜,“夜抄碑”“夜录《百砖考》七千字”等记录在日记中屡见不鲜。这般投入,若非对碑刻兴

  • 向国旗敬礼

    摘要:“在熹微的晨光里/以虔诚的姿势默默地伫立/我明亮的双眼/崇敬地注视着东方/有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与杲杲红日一起上升/上升……”每当我翻开创作笔记本,读到这首《仰望国旗》,内心便难以平静,眼眶也常被涩涩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间的流年

   期次:第8675期   作者:□张健

位于省城南二环的江汽老厂区,如今已整体搬迁至新港基地。日前,我怀揣着复杂的心绪,故地重游。

推开那扇熟悉却又略显陈旧的铁门,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1993年那浓郁的机油味,裹挟着夏日的滚滚热浪,毫无预兆地扑面而来。20 岁的我,手掌轻轻按在生产线那冰凉的传送带上,耳边,冲压机床永不停歇的轰鸣声,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奏响着那个时代的奋进旋律。老师傅将一把榔头郑重地塞进我手里,目光中满是期许:“小子,好好干,争取做个八级工。”

那时的车间,宛如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响乐现场,只不过,演奏的是钢铁与血肉的激昂乐章。我们一个个弓着腰,手中的锤子有节奏地反复敲打车门的边缘,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对技艺的执着与专注,直至钢板与框架严丝合缝。长年累月,手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茧,那是铜锤留下的独特印记;工装裤的膝盖处,也总是沾满了洗不掉的油污,见证着我们的辛勤劳作。午休时分,躺在高高的轮胎垛上,透过天窗,阳光洒下,穿过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在悬挂的车身上流淌成一条金色的河流,如梦如幻。老师傅常说,造车是一门手艺,他只需闭眼倾听敲击声,便能精准判断钢板的厚薄。可惜,这神奇的本事,在十年后,终究还是彻底失传了。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2003年,流水线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改造。机械臂如同巨大的恐龙骨架,被缓缓吊装进场,那震撼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老焊工老王蹲在墙角,默默地抽着烟,嘴里嘟囔着:“这些铁胳膊,能有人手准?”然而,当目睹机械臂焊出的鱼鳞纹,竟比自己精心焊接的作品还要均匀时,他沉默了。传送带的速度一次次提升,原本需要30人忙碌的工段,如今只需几个人盯着屏幕,看着绿点有序流动即可。我的手,也从紧握锤子,变成了轻按按钮;那些曾经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敲打声,也渐渐被变频电机温柔的嗡嗡声所取代。

2015年的春天,整个车间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玻璃幕墙新厂房。第一次站在中控室,看着全息投影的生产流程图,那绿色的数据流,宛如工厂躯体里奔涌的血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AGV 小车沿着地磁线轻盈地滑行,载着车身与底盘自动合拢,动作精准而优雅,如同经过精密编排的芭蕾舞表演。年轻工程师戴着 AR 眼镜,专注地调试设备,他手在空中划出的优美弧线,恰似我当年抡锤时的豪迈轨迹。

在老厂区的展厅里,曾经与我并肩作战的铜锤,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标签上写着“手工时 代 工 具 ”,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遥远而珍贵的历史。而来时,新厂区的玻璃幕墙倒映着窗外新下线的智能轿车,车顶的激光雷达正静静地旋转,如同时代的眼睛,洞察着未来的方向。

30 年,如同一场快进的电影,在眼前飞速闪过。我从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逐渐成长为智能工厂的一个神经元。那些被机械臂取代的锤声,其实并未消失,它们都化作了数据流里的字节,在虚拟的世界里继续奏响着时代的强音;当年沾满油污的梦想,也正在云服务器里长出新的翅膀,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

离去时,一群新入职的机器人工程师们说笑着走过,他们洁白的白大褂在风中飘起,那轻盈的姿态,像极了我们当年沾满铁屑的工装,虽历经岁月变迁,但那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改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