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 月 10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统筹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全面完成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既定目标任务。
基本消除问题隐患。全省累计对 13147 台住宅老旧电梯按需分类实施维修改造更新,其中维修9240台、改造108 台、更新 3799 台。1.3 万多台住宅老旧电梯问题隐患均已消除,电梯使用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专项行动累计惠及全省超28.85 万户家庭,约 90 万群众受益,住宅电梯困人率同比下降约三成,全省物业领域电梯相关投诉下降近 40%,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进一步融合发展,和谐社区新格局加快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带动释放投资活力。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达 7.2 亿余元,其中,结合国家“两新”政策获批2024年度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085亿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投入1.84亿元,财政补贴投入约300万元,其他渠道资金投入2369万元。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满足民生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完善制度建设。省政府颁布《安徽省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紧急情况下需立即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维修更新改造电梯的,按照紧急维修程序办理。创新性建立应急备用金制度,强化政府兜底民生保障职责,住宅电梯维修改造更新资金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创新“保险+服务”模式。聚焦电梯安全风险定价、精细化管理、防灾减损、应急处置等方面,指导保险机构完善电梯安全保险服务各环节风险保障功能,创新电梯安全保险产品,现拥有电梯保险产品 52 个,为全省 12.35 万台电梯提供风险保障3134亿元,构建起“全风险、全流程”的保障网络。
打造特色安徽样板。淮北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决策机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列为典型案例,并助力我省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获评全国第二。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电梯更新项目扎实推进、提前完成,工作成效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中国质量(南京)大会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暨电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专题会议发布六安市电梯更新优秀案例,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徽样本。
住宅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工作是一项“细水长流”的民生工程、“直抵人心”的民心工程。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推动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向制度性成果转化,继续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乘梯、便捷出行,为平安安徽建设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本报记者 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