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晚风习习,国庆中秋假期的余热未散,一盏盏灯笼串起一片浪漫“灯河”,与明清时期的建筑、新潮的文创店和咖啡馆等交相辉映,游客往来不绝。
“我们是专门来安庆度蜜月的,晚上第一站就想到这里逛逛。”来自湖北黄石的卢勋正在为手执“平安吉庆”竹编簸箕的妻子俞新慧拍照留念。“这条街古色古香,富有文化底蕴,环境优美,商户也友好热情。”两人被该街区的深厚历史文化氛围吸引,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新婚甜蜜记忆。
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拥有近800年历史,因一座建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倒扒狮子”石牌坊而得名。在这条约740米长的主街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与传统商业风貌,承载着厚重的安庆记忆。
近年来,该街区通过引进文化名人工作室、中华老字号、非遗手创、戏曲表演、旅拍展示、棋馆、茶馆、咖啡馆等文化业态,已经成为安庆市民和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推动了历史文化“活起来”,先后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距离街区入口不远处的“沐集家”文创店内,陈列着冰箱贴、帆布袋、明信片等琳琅满目的“来自安庆的礼物”系列文创产品,新青年、黄梅戏、振风塔、诗人海子等安庆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吸引不少游客驻足选购。
“沐集家”文创店由“00后”姑娘黄申在2020年大学本科期间创业开设。2024 年出国留学归来后,她选择回到家乡全心投入文创产品开发,如今已成为一名专业的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我们主要围绕新青年、黄梅戏、海子三大主题设计产品,将安庆文化深深融入其中,希望能更好地向外推广安庆元素,传播家乡文化。”黄申介绍,店内已开发出100多种文创产品。借助街区的高人气,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该店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完成交易约4000笔,销售额达15万元。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我很享受向每一位顾客介绍安庆文化的过程,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都能从我们的产品中读到背后的故事与内涵,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黄申对这些承载着安庆文化的特色创意产品充满信心。
据了解,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人气火爆。以“超燃国庆 穿月金秋”为主题的安庆古城国风文化节成功举办,黄梅戏、嫦娥奔月、国风舞蹈快闪、国漫主题巡游等节目轮番上演,精彩不断。假期期间,街区累计接待游客 81.35 万人次,实现收入 548.13 万元,单日最高客流量达 14 万人次。2024 年,街区客流量突破 700万人次,今年以来客流量近 500 万人次,店铺租赁率达96%。
今年以来,安庆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 849.79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44.9亿元,同比实现“双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的火爆是安庆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安庆市迎江区文化馆馆长陈结霞告诉记者,迎江区依江成链拓展文旅融合路径,着力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促进安庆古城、大南门特色文化街、滨江夜市等创新规范发展。实施核心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启动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南拓工程,留住更多城市记忆;持续打造钱牌楼街“潮流”IP,让古城更“青春”。依托江城相依的区位优势,建设长江文化滨江带。突出精神洗礼,建好以“二陈”读书处为核心的红色基因传承地;正式运营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保护修缮华洋义赈会旧址,实施迎江寺东南片区整治提升工程,积极谋划滨江不夜城项目,打造更多沿江“新名片”。
(本报见习记者 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