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1日,连通安徽宣城、绩溪两地的宣绩高铁迎来一周年节点,一年来,沿线宣城、宁国南、绩溪北站累计安全运送旅客逾680万人次,成为一条由安徽皖南去往上海、南京、合肥等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通道。
金秋十月,皖南大地叠翠流金。这条正线长 115 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巨龙”,贯穿皖南“山水画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以精准的列车开行方案、精心的线路养护、优质的客运服务,托举沿线百姓的便捷出行梦与乡村振兴梦,为皖南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大黄山”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强劲铁路动能。
便民利民优服务 温馨旅途暖人心
“高铁为民造福,如今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宁国青龙湾原始生态旅游度假区居民王小虹的感慨,道出了沿线百姓的共同心声。一年前,G9298次列车从宁国南站首发,标志着宣绩高铁正式开通,这条高铁动脉如今已深深融入沿线城乡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运营一年来,上铁集团始终以旅客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运输方案。依据客流规律灵活实施日常线与高峰线,单日最高开行动车组列车达58列,面对开通初期旅行团集中、五一国庆假期及暑运研学团体密集等高峰客流,细化制定“专人对接、专区候车、专人引导、专门通道”的“四专”服务,搭配“分批次、错时段、按车厢列队引导”措施,同时组建“小甜橙”青年志愿服务队动态支援,有效提升集中客流运输组织能力,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平稳有序。速度上的突破更让旅客直呼便捷,从宣城至绩溪北最快仅需 32 分钟,较普速列车缩短近两小时,南京至绩溪、黄山等地旅行时间大幅缩减,长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的触角进一步延伸至皖南腹地。
为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铁路部门推行灵活折扣、差异化的市场化票价机制,让出行选择更丰富。上铁集团芜湖车务段不断提升沿线车站服务质量,以“映山红”党内服务品牌串联雷锋服务站,实现服务站点间信息互通、衔接顺畅,重点旅客只需一次沟通即可享受全程帮扶。一年来,宣城、宁国南、绩溪北三站“映山红”雷锋服务站累计服务重点旅客 2480 人,查找遗失物品 4697 件,收到表扬工单 212 条、锦旗17面。
站城融合更让高铁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窗口。宣城站以现代建筑语言勾勒“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意境,尽显浓郁“宣味”;绩溪北站以“和”“合”“荷”为设计语汇,演绎传统文化创新;宁国南站融入千年龙窑红砖青瓦元素与“质有余者,不受饰者”的文化韵味,既成为城市新地标,也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如今,这些车站前广场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聚集的新场所,见证着高铁带来的时代变迁,让“说走就走”的旅途更添文化温度。
赋能发展促协同 激活区域新动能
宣绩高铁开通一周年,不仅重塑了皖南地区的时空格局,更成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山门”大开,实现“人气”变“财气”,为皖南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宣绩高铁成为特色农产品出山的“快车道”。以往“藏在深闺”的宁国山核桃、绩溪火腿、宣城禽蛋等特色农产品,如今借助高铁的快速物流通道与客流优势,迅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宣绩高铁的开通,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域旅游也因高铁的开通焕发新活力。宣绩高铁像一条丝线,将敬亭山、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皖南川藏线、龙川景区、西递宏村、青龙湾、徽杭古道、桃花潭等散落的旅游“珍珠”串珠成链,让穿行在皖南山水间的高铁线路本身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动脉”。为吸引更多旅客乘坐高铁到皖南旅游,沿线各站主动对接地方文旅部门,及时发布车次变化及文旅活动信息,在站区内设置旅游咨询服务台,协助旅客制定高品质旅游线路,优化个人出行方案。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交流合作科科长汪丹介绍,借助高铁优势,当地推出“高铁+生态游”“高铁+文化游”等主题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旅游吸引力。如今,绩溪县仁里村、宁国河沥溪老街等古村落迎来客流高峰,民宿、餐饮、文创产业欣欣向荣,宁国南站的龙窑文化元素更让非遗“活”起来,“龙窑+研学”“龙窑+摄影”的非遗文化旅游模式激发出新的竞争力。据宁国市文旅部门数据,今年以来当地接待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5%,周末长三角城市群众多旅客举家从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乘高铁而来,打卡“皖南川藏线”,品尝胡乐芦氏馄饨、老式糕点等特色美食,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更是“留量”,推动传统老街与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区域协同发展 织密皖南黄金旅游线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宣绩高铁进一步织密皖南黄金旅游线,构建起马鞍山、芜湖、宣城至黄山的城际快速通道。随着长三角铁路第三条高铁环线开行,宣绩高铁与宁蓉、京港、宁安、池黄、杭昌、合杭、合福等高铁线路串联,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将合肥、芜湖、宣城、黄山、池州、安庆等重要节点城市纳入“圈”内,形成分级辐射、递进互补的一体化客运产品矩阵,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依托这条高铁,皖南地区得以更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速科技创新与文旅康养产业布局,“轨道上的长三角”正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建办副主任李冲表示,宣绩高铁完善了皖南交通运输布局,打通了南京都市圈及苏中地区经宣城、黄山至福州的快速大通道,对支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陆应果 汪林)